紅5月公募基金調研“三宗最”
轉眼時間已入夏,回首今年來的A股市場,整個春天都一直萎靡不振,直到5月份才有了一波投資者盼望已久的小反彈行情。《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著行情的回暖,機構調研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截至6月9日的Wind數據顯示,整個5月份,共有612家上市公司接待了來自基金機構的調研,其中聚辰股份、凱盛科技、橫店東磁等6家上市公司受到了100家以上公募的組團調研。
最抱團:109家基金扎堆調研聚辰股份
在5月份基金機構扎堆調研的個股中,聚辰股份明顯受到了最多的關注。
Wind數據顯示,對聚辰股份進行調研的公募基金有工銀瑞信、富國、博時基金等109家,全部是網絡調研。記者查閱調研記錄發現,機構普遍對聚辰股份在DDR4中的EEPROM業務的細節給予了高度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聚辰股份是一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公司主要經營模式為Fa-bless模式,在該模式下只從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芯片設計和銷售環節。公司目前擁有EEPROM、音圈馬達驅動芯片和智能卡芯片三條主要產品線,應用于智能手機、通訊、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多種領域。
在現場調研中受關注最多的是炬光科技,有106家公募基金參與了現場會議,機構對公司的芯片采購是否會受到限制關注較多。此外,受到較多基金調研的還有凱盛科技、高測股份、橫店東磁和中微公司等,都有超過100家以上的公募基金“組團調研”。(見表)

最勤快:5基金公司日調研3次以上
記者統計5月份的調研發現,嘉實、南方、博時、華夏、華安這5家公募基金5月份的調研次數均在93次以上,也就是說,算上休息日,這5家公司通過網絡或現場的方式平均每天至少要進行3次調研。
從調研的上市公司數目來看,數據顯示,嘉實基金5月份一共調研了100家上市公司,調研數目在所有基金公司中居首,華夏基金排在第二位,調研了98家公司。中小規模基金公司中,國泰、華安、光大保德信等基金公司算是比較勤快的,均調研了70家及以上的上市公司。其他調研超80家上市公司的基金還有銀華、中歐等。
“在評價基金公司調研勤勉度的時候,除了看絕對數,更要結合基金公司規模進行評估。比如一些中小規模的基金公司,研究員跑動非常勤快,甚至超過了很多大規模基金公司,這就值得關注。”華泰證券一分析師指出。
最青睞:工業機械、電氣設備
記者對公募基金調研的公司進一步分析發現,工業機械、電氣設備、電子元件和西藥等行業備受青睞。工業機械和電氣設備行業分別有45家和42家,不分伯仲。
在工業機械行業相關公司中,高測股份合計被華夏、國投瑞銀、富國等106家公募機構調研,數目居首。從調研記錄來看,公司金剛線細線化進展及技改進展情況以及與愛康科技在N型硅片切片領域合作的進展等是機構關注的重點。公司表示,去年下半年公司和愛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聯合實驗室,推進異質結大尺寸硅片厚度從150μm至120μm、90μm的降本路徑。目前設備已經陸續到位,處于安裝調試階段,預計下半年開始陸續釋放產能。
此外,電氣設備行業里的國軒高科、電子元件行業里的凱盛科技和西藥行業里的美迪西,被調研的基金機構數目也都是行業居首。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