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蔣科:把握產業趨勢下的確定性成長
如果說投資是認知能力的變現,那么蔣科儲備的知識“礦藏”無疑是豐厚的。在做投資之前,蔣科潛心行業研究10年,所深耕的領域覆蓋科技、周期、制造以及部分消費行業,構建了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研究體系,在自下而上的個股挖掘和自上而下的宏觀研判方面,都有豐富的研究實踐經驗。
在多輪市場牛熊轉換和產業變遷中,蔣科洞察到投資背后的產業趨勢的力量——由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帶來的長期景氣周期和成長空間。2020年4月走上投資崗位后,蔣科立足產業趨勢,挖掘由盈利增長帶來的確定性回報。據海通證券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由其管理的廣發趨勢動力最近兩年累計回報為77.97%,在1648只主動混合開放型基金中排名前1/10(排名155)。
在研究的沃土上開疆拓土
依托理學和金融學的專業教育背景,蔣科在2010年入行后,以計算機研究為起點,向周期、大科技、大制造等領域拓進,不斷擴大自己的研究“版圖”,構建了較為全面的行研能力圈。
2010年,蔣科進入海通證券研究所,負責計算機行業。入行之初,A股以周期為美,上游周期板塊是市場的主旋律。當時的蔣科雖然只是“菜鳥”一枚,但他依據宏觀周期分析,認為在多年的重工業化后,中國經濟會邁入轉型升級期,新興產業在經濟中的占比和重要性會穩步提升。因此,他選擇了計算機作為主攻方向。此后五年,他對計算機的產業鏈、商業模式、研究方法都有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正如蔣科入行時所預判的那樣,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興起,計算機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炙手可熱,后又在2015年下半年走向沉寂。產業發展周期的起起伏伏,在蔣科心底埋下了敬畏市場的種子,讓他充分意識到,投資要順應長期的產業趨勢,如果逆勢而行,會給組合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
2015年,蔣科從賣方跳槽到買方,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繼續負責計算機行業的研究,并通過對建材行業的研究,進一步增強了對宏觀經濟波動的理解。2018年10月,蔣科加入廣發基金,成為成長投資部的一員。此后一年多時間,蔣科仍然在“開地圖”:依托計算機和建材行業的研究經驗,他開始向通信、電子、傳媒等大TMT行業拓展,然后逐步向機械、消費、醫藥、化工等行業擴散,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研究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加入成長投資部后,蔣科的研究思路也在進階,與過往相對單純的基本面研究相比,這個階段的他更為注重研究向投資的轉化。“研究講的是深度,而投資除了深度,還對廣度有很強的要求。在研究員階段,行業研究重點關注的是對特定行業和企業商業模式、競爭優勢的理解。但在投資上,我們必須要有快速提煉的能力,要把握通用的核心要素。”
把握長期景氣的產業趨勢
十二載潛心耕耘,蔣科收獲的不僅是認知框架的完善,更有對投資本質的理解。在市場牛熊周期轉換和產業變遷中,他發現,投資背后不可阻擋的力量往往來自于產業趨勢。在這過程中,他也逐步形成了把握產業趨勢,從確定性出發做成長投資的理念。
“產業趨勢是順應時代或是經濟發展階段的大趨勢,一旦形成,會持續比較長時間。產業趨勢可能來自于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會經歷較為完整的生命周期,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市場空間相對較大。”蔣科闡述道。
回顧歷史,無論A股還是海外市場,都呈現出市場風格隨產業結構變遷而變化的顯著特征。以A股為例,2010年至2015年,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的出現,移動互聯產業快速滲透,帶來了商業模式變化,相關行業繁榮發展。2016年至2020年,居民收入提升,以消費、醫藥為代表的消費升級資產帶來較好的超額回報。近兩年,在“碳中和、碳達峰”的背景下,新能源、半導體等資產表現更好。
在蔣科看來,產業趨勢投資并不等同于景氣度投資,因為產業趨勢投資的長期持續性更為確定。他認為,景氣度可能來自于產業趨勢,也可能來自于庫存等周期因素,單看景氣度本身,其確定性相對不足。例如,2021年三季度拉閘限電,許多大宗周期品飆漲,這種景氣就不是產業趨勢帶來的,而是短期的政策擾動。
但奔騰的浪花,在成形之前判斷它有多大,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歷史上,有不少創新出現時只形成了一個很小的浪花就歸于沉寂,而做產業趨勢投資,本質上就是要去預判未來什么樣的趨勢能形成大潮流。蔣科認為,對于產業趨勢的判斷,可以從滲透率入手考慮。
“一個創新,如果能邁過初期市場培育的門檻,就有可能成為比較主流的趨勢,這一點不管在科技股還是消費股上,過去都能看到。滲透率可能要邁過最低的門檻,以證明它確實有真實的需求。同時,我們希望它未來能有比較大的成長空間,一般是5倍或者10倍市場規模空間的產業趨勢。”蔣科分析道。
不過,蔣科并不想單純去追逐產業趨勢的Beta。他說,當這個產業的Beta來臨時,往往彈性較大的是跟這個趨勢沾邊、但業務占比并不是很高的標的,這種因題材而帶來的上漲,在市場風口過后往往會跌得一地雞毛。那么,該如何回避這種隨機性,避免負Beta出現?蔣科的方法是在產業趨勢中尋找有確定性的Alpha。
在企業盈利增長中捕捉確定性
企業盈利增長,在蔣科看來是最有確定性的Alpha來源。
蔣科分析說,股票的投資回報有三個來源:股息、估值、盈利增長。在A股市場,股息的回報難以滿足投資者的要求,而盈利和估值具有相關性,盈利增長可能會帶來估值提升,但相對而言,確定性最強的還是盈利增長帶來的回報。
因此,蔣科在挖掘優秀的成長行業和公司時,最主要的著眼點是盈利持續增長,他希望從產業趨勢中尋找到凈利潤持續快速增長的成長股,在重點考慮企業競爭力、商業模式、業績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兼顧估值和成長性。
廣發趨勢動力近兩年的持倉顯示,蔣科配置比例較多的成長行業有科技成長行業中的電子、傳媒與醫藥;高端制造行業中的機械、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周期成長行業中的基礎化工與石油石化,這7個行業在組合中的持倉占比均超過10%。
“科技成長和高端制造是我重點關注的兩大方向,它們能夠通過自身的技術迭代、產品研發進步不斷獲得量價的成長。”蔣科表示,高端制造板塊包含電動車、光伏、風電、儲能,再寬一點也可以把核電、氫燃料電池都容納進來。它們以新能源為主導,其產業趨勢是全球碳減排,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減少,這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
對于科技成長,蔣科關注電子,尤其是以VR、AR為代表的電子創新產品,但目前仍然有比較大的技術難度。此外,蔣科認為,軍工屬于成長確定性較高的板塊,在今年以來的調整中,軍工板塊的風險釋放較為充分,可以嘗試從中挖掘優質標的。
基金經理簡介:
蔣科,經濟學碩士,12年證券從業經驗,2年投資管理經驗。現任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管理廣發趨勢動力。曾任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行業分析師,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