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益和風險中尋找平衡點 中銀穩健添利演繹穩健制勝
在近期股市持續調整、市場波動頻繁的背景下,不少基金遭遇回撤。據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主動股票開放型基金今年以來累計下跌21.18%,主動混合開放型基金累計跌幅為15.52%,主動債券開放型基金則是下跌0.22%。
在反復震蕩的行情中,久經市場考驗的中銀穩健添利值得關注。
中銀穩健添利于2013年2月成立,自2014年底開始由基金經理陳瑋管理。從長期業績來看,根據定期報告,截至今年一季度,中銀穩健添利A過去五年凈值增長率為27.5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6.07%,超額收益率為21.46%。與此同時,在陳瑋管理期間的2015年至2021年,中銀穩健添利A每年度收益率均超過4%。
除了中銀穩健添利這個代表作,陳瑋管理的另一只二級債基中銀招利同樣表現穩健。
中銀招利于2019年9月成立,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中銀招利A自基金合同生效起凈值增長率為13.1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3.93%;成立以后的兩個完整年度2020年和2021年凈值增長率均為6.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 2.62%、1.50%。
如何做到這一點?翻看陳瑋的投資履歷也許能有一些線索。
資料顯示,陳瑋數學專業背景出身,曾在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工作,2014年加入中銀基金,目前已有14年證券從業經歷。
總體來看,陳瑋算得上是“資產管理多面手”。他擁有突出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管理過純債、二級債等基金,覆蓋了多種類型的債基。當然,在多年的固收投資經驗中,陳瑋也練就了自己的“穩健之道”。
第一是重視回撤。陳瑋是固收出身,管理“固收+”產品時也牽涉到權益方面。與許多權益基金經理不同,陳瑋除了重視組合向上的進攻性之外,更會考慮向下的安全邊際。他表示自己有兩個約束:一是追求風險調整以后的收益,二是不會無限制地在某一個方面去承擔過于集中的風險。
第二是拒絕風格漂移。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權益投資會有行業和風格上的漂移,不過在陳瑋看來,不僅是權益投資,固收投資也有。他強調,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特性本身也是一種風格,一只運作良好的 “固收+”產品要遵循對它一開始的定位、風格、特性,保持這樣的風格,不作飄移。
風險和收益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陳瑋的回答是:要回歸到產品的風格核心——產品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以及愿意承擔多少的波動。 明芳
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