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洼地現轉機 借助基金投資港股或迎窗口期
機會年年有,今年在哪里。跌了近一年的港股,近期出現了一波久違的反彈。站在當下時點,不少機構紛紛表示,地緣沖突事件正在向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加之香港新冠疫情也在得到控制,港股迎來較佳的布局窗口,而通過相關基金參與港股投資,或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基金近一年跌幅超30%
隨著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上針對穩增長政策及香港金融市場穩定性等市場關切議題給出積極指引,港股近期應聲強勢上漲,近一周內恒生指數大漲超12%。
相關基金也是揚眉吐氣。Wind資訊顯示,截至3月23日,3月15日反彈以來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南方中證香港科技ETF、嘉實恒生科技ETF、博時恒生科技ETF、華安恒生科技ETF等漲幅均在25%以上,紛紛跑贏投資A股的基金,在同行中排名靠前。
實際上,港股相關的基金此前已經下跌了近一年的時間。截至3月23日,市場上93只(A、C合并計算)名稱中帶港股字樣的基金中,指數型基金嘉實港股通新經濟指數A,以及非指數型基金博時港股通領先趨勢A的近一年跌幅均超過36%,而泰康中證港股通大消費主題A指數型基金以及非指數型基金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選、創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費精選A等多只基金的近一年跌幅也均超過30%。(見表一、表二)
港股短期或有估值修復行情
港股市場近期迎來一波反彈,后期將如何演繹?
方正證券認為,當前港股市場主要指數估值普遍處于歷史中樞水平之下,并且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同樣處于較低位。港股市場在經歷超跌過后,目前處在估值洼地、配置價值凸顯。他們表示,由于疫情等因素造成的盈利沖擊給市盈率計算帶來較大干擾,以恒生指數市凈率為例,觀察目前港股的估值水平。恒生指數于3月15日收盤時市凈率一度低至0.88倍,逼近過去20年的最低水平,經過快速反彈后仍處于自下而上7%的歷史分位數。與港股歷史數據對比,目前的估值處于平均值減一倍標準差的底部附近。港股目前整體處于向下有支撐,向上有空間的區間范圍。
平安證券分析,展望未來,港股有望在3月剩下的時間里繼續迎來估值修復行情,且在外部風險緩釋疊加內部穩增長政策推進的背景下,“困境反轉”邏輯演繹將成為近期主線。近期的資訊科技互聯網、金融地產等板塊有望繼續迎來估值修復,并帶動恒指整體估值的顯著修復。不過,估值修復行情也難免波折,需要警惕在雙方工作落實過程中的波折,特別是針對中概股監管的部分,雙方距離達成一致仍有較多分歧,過程中的波折也會帶來美股中概股、恒生科技等板塊的顯著波動。
中金公司認為,經歷了上周過山車式的行情后,前期恐慌式急劇拋售可能暫告段落,市場逐步進入盤整磨底期。但是情緒的恢復仍然需要一段時間,主要是考慮到:1)海外資金的流出,尤其是大型主權基金等的減持,很難在短期內出現大幅反轉;2)市場賣空比例仍然居高不下;3)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美關系、疫情、國內政策和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并未完全減弱。因此,市場反彈能否持續可能取決于:1)積極的政策信號是否具體得到落實;2)外部不確定性是否會有所緩解。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