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暴漲超過7%!直擊4000億元巨大風口,大數據產業ETF單日再漲3.74%
“東數西算”概念股的連日漲停潮,正將“數字經濟”熱潮推向一個新高峰。2月21日,“東數西算”概念股再度爆發,大數據產業ETF(516700)50只成份股中,46只收漲。其中,首都在線連續兩個交易日20%漲停,奧飛數據尾盤封于20%漲停,網宿科技、優刻得-W、飛利信均漲逾11%領跑。成份股狂掀漲停潮,大數據產業ETF(516700)全天也大幅走高,截至2月21日收盤,其單日收漲3.74%,繼續領跑兩市行業/主題ETF,全天換手率近90%,交投十分活躍。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產業ETF(516700)最近兩個交易日已合計上漲7.09%。
消息面上,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張家口集群等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有專家測算,這個工程的利好級別達4000億元。近日,大數據板塊連日出現漲停潮,與此直接相關。
同時,上市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也相繼披露,大數據板塊業績紛紛預喜。截至2022年2月21日,大數據產業ETF(516700)成份股中已有28家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每日互動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達52.82~66.71%,四維圖新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達132.65~142.45%,廣聯達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達96.74~111.87%,成長性極佳。
2021年11月,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短期政策刺激、中長期產業規劃、巨額資本涌入,衍生出的產業鏈廣度和深度,不僅推動著國家的數字化轉型,也催生出巨大的投資機遇。大數據產業ETF(516700)跟蹤的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930902)選取涉及大數據存儲設備、大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運營平臺、大數據生產、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滬深A股作為樣本股,以反映滬深市場大數據產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目前具有50只成份股,包括科大訊飛、恒生電子、用友網絡、中科曙光等大數據領域龍頭股。
自2013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1日期間,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的累計收益為227.99%,年化收益率為14.32%,相對滬深300、中證500的累計超額收益分別為144.30%、118.36%,年化超額收益分別為7.23%、5.62%。
中泰證券表示,數據中心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一方面,我國在持續推進算力建設,2016-2020年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超過30%,而《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到2023年底數據中心機架規模仍將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速。另一方面,在土地、能源等日趨緊張的情況下,我國注重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2021年5月發改委提出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實施“東數西算”。
首創證券指出,“東數西算”工程是新基建的范疇,需要新建數據中心,數據中心需要很多高性能計算芯片:其一,計算芯片:數據處理量提升勢必反向刺激數據處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計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續提升。其二,存儲芯片:數據存儲是數據傳輸、處理的基礎,我國存儲芯片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建議關注存儲芯片上下游產業鏈。其三,服務器芯片和接口芯片:硬件設施是算力網絡的基礎,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有望推動服務器、接口的擴容與升級。
光明前景之下,從投資端來看,大數據產業ETF(516700)為投資者把握大數據產業蝶變浪潮下的投資機遇,提供了優質的工具選擇和高性價比之選。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