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VS私募:誰是2021年“最靚的仔”
2021年A股市場操作難度加大,熱點切換頻繁。公募基金大部分走的都不溫不火,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日前出爐,也明顯低于2020年。雖然公募和私募的門檻、持有人群、管理難度不同,業績也沒有可比性,但如果把公募和私募的業績來個PK,或許能有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結果。
私募最高收益翻十余倍
公募收益率更為平穩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存續的私募基金規模19.76萬億元,環比增長0.18%。從收益來看,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納入統計的17969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021年的平均收益率為12.29%,其中70.19%的私募基金獲得正收益。
細分策略看,2021年八大策略指數全數翻紅,以定增策略為核心的事件驅動策略坐上了業績冠軍寶座。具體看,2021年事件驅動策略的平均收益率為21.95%,宏觀策略、管理期貨、股票策略、復合策略緊隨其后,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3.64%、13.21%、13.18%、10.98%。債券策略、相對價值策略、組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則低于10%,分別為8.87%、8.58%、7.94%。
從單只私募基金產品看,股票策略的某私募產品獲得年度冠軍,2021年全年收益率1382.71%,翻了13倍多,收益率最低的是宏觀策略的某私募產品,2021年虧損了94.82%,首尾相差極大。
翻13倍多的私募產品可遇而不可求,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業績更平穩一些。Wind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為6.58%,不及2020年,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為7.73%,混合型基金為8.69%,債券型基金為 4.91%,貨幣型基金為2.19%,QDII基金為2.99%。
單只公募產品來看,2021年收益率最高的基金花落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年內收益率達119.42%,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3月份,是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差的是QDII基金鵬華全球中短債人民幣A,全年下跌48.97%,首尾相差相對較小。
公募預測市場仍要經受劇烈考驗
私募建議保持耐心和結構性思維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預計,2022年,A股市場將從“一枝獨秀”到“四季分明”,結構性機會將涌現。A股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上半年宏觀層面流動性環境或將優于下半年,其中預計一季度最為寬松。下半年,由于美聯儲有望開啟加息周期,全球流動性面臨收縮,風險資產偏好將受到壓制。從微觀流動性來看,在房住不炒大環境下,居民有望持續增配權益市場,預計2022年仍有增量資金入場,但力度可能較2021年稍弱。分結構而言,消費有望延續復蘇,制造業投資預計溫和下行,地產投資下行壓力較大,基建投資有望小幅回暖,預計出口回落壓力較大。債市則需“韜光養晦”,預計整體以窄幅波動為主,做好底倉配置為重,精選“+資產”獲取更多阿爾法。
創金合信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2022年市場主線仍然不清晰,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市場存在著根本的分歧,2022年的主賽道應該是智能化,這是貫通周期(能源)、消費(汽車)、科技(5G)、金融(券商)的綜合產業鏈,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智能化將是2022年明確的戰略性產業布局,是真正的質的發展。一年之計在于春,即使消除了分歧,投資主線明確了,市場仍然要經受更加劇烈波動的考驗。
圓融投資認為,經濟的恢復和回暖需要時間,展望2022年,在沒有信號和數據支撐的情況下,對強宏觀和順經濟周期的行業先以觀察為主,當前的思路不妨放在弱周期和獨立產業趨勢上。現在預測2022年的市場風格為時尚早,大概率不會出現成長或藍籌的風格一邊倒。如果沒有新的外力來打破這個僵局,那么相比于2020年的大面積結構牛和2021年的大主線結構牛,2022年或呈現出點線碎片狀的結構性行情,有一定的交易難度,建議保持耐心和結構性思維。高端制造中,軍工行業目前估值合理,且景氣度仍在釋放途中,具有相對優勢,有望成為全年主線之一,關注軍機產業鏈、航發產業鏈、軍隊信息化方向。
翼虎投資對新能源車繼續保持關注。他們表示,2022年面對芯片短缺困境及原料增勢不減等不利條件下,該行業仍將展現持續韌性,預計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將達500萬-550萬輛,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上半年新能源車逐步進入淡季,但排產來看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征,具體行情表現仍需跟蹤下游銷售情況,預計上半年行情表現較為清淡,把握年報可能超預期的個股機會。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