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金投資策略:均衡,均衡,還是均衡
2022年金融行業前瞻④
理財產品的收益低位及過去三年基金較高的收益率,使得公募基金在居民配置中的吸引力明顯提升。2021年,我國公募基金規模迅速上升。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公募基金9152只,資產凈值達25.32萬億元,全年新成立基金超1800只,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混合型基金占比逐年穩步攀升,公募基金的資產配置屬性得到持續增強。展望2022年,華龍證券基金行業研究員陳霽預計公募基金規模有望突破28萬億元,公募基金市場將進一步分化,資源繼續逐漸向頭部集中。
公募有望突破28萬億元
Wind數據顯示,2021年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突破25萬億元,易方達基金以超1.62萬億元的總管理規模居首,天弘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的總管理規模也均超萬億元。從非貨幣型資產凈值來看,易方達基金年內猛增逾3000億元,成為唯一一家非貨幣型資產凈值超萬億元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富國基金、南方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天弘基金、中歐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8家基金公司的年內非貨幣性基金資產凈值增幅也都在千億元以上。
具體來看,2021年的公募基金市場呈現出如下特征:1、多種創新型金融產品面世,豐富了資本市場產品結構;2、基金投顧業務持續發力,幫助投資者解決了基金投資中的“痛點”和“難點”;3、基金規模創新高,進一步強化了基金“引活水,激活力”的市場職能。
陳霽預計到2022年底,公募基金規模有望突破28萬億元,公募基金市場在資源繼續向頭部集中的同時,不同規模的基金管理人或將結合自身優勢,分散布局創新型產品以增強市場競爭力,以及通過差異化服務提高市場占有率。創新型產品、指數型基金以及新的業務模式都將是2022年公募基金布局的重點?!?022年,基金投顧業務也將延續去年發展態勢,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隨著監管的細化和體系的完善,基金投顧業務運行將愈發規范,業務模式探索會進一步深化,有助于基金投顧業務的成熟和發展,為試點轉常規做準備。”
“頭部+新生代”雙線并行
2021年,公募基金經理的頭部化特征得到進一步強化。截至當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只統計權益為主的基金經理,掌管1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經理有231位,占全部基金經理的比例僅為12.3%,可這些基金經理卻管理著全市場66%的資產規模;掌管200億元以上規模的基金經理有88名,占比僅為4.7%,但管理著全市場47%的資產規模。統計每年規模前10%的基金經理,可以發現頭部的集中度在明顯提高,2017年底前10%的基金經理管理50%左右的資產,可現在這一比例已提升至60%。
不過,2021年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龍頭信仰瓦解、投資標的向二三線公司擴散、行業板塊輪動、更看重中短期盈利的高增長,都給頭部基金經理的投資操作帶來較大的挑戰。
展望2022年,國金證券基金行業分析師王聃聃認為,一方面,頭部基金經理由于相對全面的能力和市場經驗更具備“底倉型”品種的特質,其中管理規模不過于龐大且綜合實力優秀的基金經理仍值得重點挖掘;另一方面,由某些領域里研究能力突出的研究員提拔起來并契合當下市場風口的新生代基金經理,普遍在相關領域有較強的研究基本功,也具備較高的可信度,在“規模合適”的優秀基金經理相對稀缺的背景下,值得更積極的去挖掘。“包括其成長路徑、能力圈范圍、投資方法和規模增長的匹配以及進化,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角度?!?/p>
均衡配置 攻守兼備
在基金的投資策略上,財信證券分析師劉鋆認為在市場幾大擾動因素影響下,需要減少高估值行業的暴露,關注風險再平衡收益,行業配置上宜注重均衡,擴大覆蓋行業的廣度。具體而言他建議首先重視固收+、債券類基金的底倉配置,且適當提升比例。對于主動管理型的權益類基金,他認為配置的前提是有一定的波動回撤控制能力,在此基礎上遵循三條思路:1)行業配置均衡,風格偏藍籌、價值;2)有較好行業輪動把握能力,調換倉策略較有成效;3)主題行業基金的投資,關注品種選擇和投資節奏控制。
無獨有偶,陳霽同樣提出了“均衡配置,攻守兼備”的配置主線,根據投資者風險收益特征,他將公募基金投資組合配置的建議分為三類: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他給出的穩健型組合建議債券型基金的配置中樞保持在75%-85%;偏股型基金的配置中樞在10%,整體倉位不超過85%-90%,剩余資產配置貨幣型基金。其中,債券型基金建議以純債型基金為主,少量配置固收+基金;偏股型基金則建議選擇寬基指數型基金、養老目標型FOF基金、均衡配置型基金。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為穩健的投資者,他給出的積極型組合建議債券型基金配置中樞保持在50%-60%,偏股型基金配置中樞在30%-40%,整體倉位不超過90%,剩余資產配置貨幣型基金。其中,偏股型基金建議選擇均衡配置類、FOF類、寬基指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建議以純債基金為主,適當增配二級債基、偏債混合等“固收+”主題基金。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他給出的激進型組合建議偏股型基金的配置中樞保持在75%-85%,債券型基金配置中樞10%-15%左右,整體倉位不超過95%,剩余資產配置貨幣型基金。其中,偏股型基金建議以均衡策略為主,適當增配行業主題型基金、成長風格型基金,并根據市場行情變化及時調整倉位及標的。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