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賣方重磅嘉賓 薈萃富國投研菁英 富國基金量化ETF峰會圓滿落幕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板塊輪動頻繁,風格多輪轉換,投資者面對的難度也顯著增大;2022年震蕩開局,如何進行全方位布局成為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1月11日,富國基金量化ETF策略峰會于上海盛大舉辦,以“問道2022:誰是主力賽道?”為主題,通過九小時直播與各位投資者共話2022年熱門賽道投資機遇,邀請多位券商首席分析師和富國基金資深基金經理齊聚一堂,圍繞智能汽車、互聯網、港股、軍工、旅游、消費、國潮、新能源、農業、雙創指數等多個熱門賽道分享策略觀點,全景式探討2022年投資機遇。
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投研會副主任、首席策略官陳果首先以“2022年A股投資看點”為主題作了開場分享,從全局角度分析了對于今年市場的看法,建議2022年先防御、后進攻,A股投資更關注結構,中長期把握高景氣賽道+持續擴張、長賽道+困境反轉、產業迭代催化下新賽道的三條線索。
具體到今年各細分熱門賽道的投資價值,諸位賣方首席和富國基金一線投研精英各抒觀點,為投資者詳細拆解行業投資風向。
新賽道精彩紛呈
作為2021年熱度最高的板塊之一,新能源車自2022年開年以來,相關板塊回調幅度較大,“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主題直播因而備受投資者關注。
從行業發展趨勢角度,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兼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董事總經理,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新財富白金分析師武超則分析指出,未來汽車將成為最大的智能終端,具備高度自動化、數字化、電氣化的特征,搭載適配移動出行需求的高新性能,成為下一個互聯網的入口,也成為終端消費者的第一觸點,汽車市場未來將沿著手機市場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趨勢而變革。
落實到對新能源車板塊的投資,富國基金張圣賢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對于新能源車的發展趨勢還是樂觀的,但是過去兩年相關板塊漲幅較大,估值相對較高,所以波動可能相應較大,現在可以在新能車和智能車上做一個均衡的配置,或者說可以逐步從新能車往智能車上轉移。
就“互聯網,冬去春來了嗎?”此主題,由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兼基金經理蔡卡爾和西南證券海外組首席分析師陳澤敏共同探討。針對過去一年頭部互聯網出現顯著回調的問題,陳澤敏表示,互聯網經過2021年的調整,板塊底部的趨勢是非常明顯的。2022年基本面將逐漸改善,各家企業都出臺了各類響應政策號召的措施,做好高質量的增長,這些效果會逐漸在后續的財務報表中體現。長期而言,互聯網行業只是走完了用戶增長的前半場,精細化運營帶來的生命周期的后半場才剛剛開始,后半場的紅利還遠沒有進入收獲期,值得長期配置。蔡卡爾亦分析指出,互聯網對世界的改造并不會結束,這背后不僅是科技推動的力量,也有人類自身需求不斷迭代更新的助推力,其中蘊含著很多可能與想象,這也是行業最大的魅力和投資吸引力所在。
“掘金中國版納斯達克”主題環節,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和富國基金曹璐迪一同解析雙創50指數投資價值。劉晨明認為,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在好的賽道上,具備長期上漲潛力;吐故納新,上市制度與退市制度不斷完善,有望吸引優秀資產的加入和成長。曹璐迪認為,短期一些遭遇震蕩的投資標的可以采用網格交易及其他的投資技巧,但這個板塊長期大概率演繹“突破行情”而非“區間震蕩”行情。
針對“投軍工,選龍頭”這一主題,華西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陸洲指出,我國武器裝備建設在“十四五”期間會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細分結構看,飛機代工(材料+零部件)、軍事信息化(元器件相關)和智能化(網絡攻防對抗和無人機)是軍工產業的投資主線。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兼基金經理牛志冬認為,隨著國家對國防建設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預期“十四五”期間,重點型號武器裝備會大規模加速列裝,最終反應到企業層面,就是需求放量,業績持續向好,此前軍工行業的財報已有所體現。現在一些長線資金看到了軍工未來成長確定性,也開始適當配置,投資者結構的改變也會降低板塊的波動。看好軍工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的投資機會,不僅僅是beta屬性,未來2-3年是非常可能獲得alpha收益。
“吃喝玩樂”投資拼圖 關注身邊的投資機會
近些年,一些優秀的國產品牌“異軍突起”。關于“國潮來襲,民族品牌正當時”主題,東吳零售與美容護理首席吳勁草表示,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貨幣相對寬松,M2同比增速仍維持在8%~10%的較高水平,未來消費品的整體價格或有上升空間,因此擁有定價、溢價、漲價能力的品牌商品未來表現會更好,品牌化、國牌崛起是消費行業未來的重要投資方向。從實際投資角度,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ETF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王樂樂指出,國貨ETF所覆蓋是消費、醫藥和科技等領域里面,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稀缺的、具有民族品牌優勢的股票,比較好的策略是逐步投資,或者定投來分享行業大趨勢。
在“農,天下之本也”主題環節,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副總監兼基金經理張圣賢和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深度探討農業板塊的投資價值。從宏觀角度出發,宋雪濤認為政策環境偏向經濟發展,對資本市場有利,關注受益于寬信用和政策糾偏、疫情結束困境反轉、高景氣業績可驗證的三類行業。張圣賢表示,生豬養殖板塊周期下行風險釋放較為充分,當前或已進入布局階段,中央一號文件預計也會對種植板塊形成主題催化。
關于如何“補齊‘吃喝玩樂’投資拼圖”,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曹璐迪和國泰君安研究所高級執行董事、社會服務/商貿零售首席分析師、新興消費行業組領域負責人劉越男針對當下旅游行業投資價值進行了詳細拆解。曹璐迪表示,無論是“疫后復蘇”投資邏輯,還是大家所展望的“共同富裕”下旅游行業的中長期投資邏輯,背后核心邏輯都是非常樸素的,旅游人數、旅游消費提升,有望帶來的旅游行業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業績提升、進而帶動股價提升。從細分賽道的角度,劉越男表示可以重點關注免稅和本地生活服務行業。
ETF:實現行業配置精準操作
“‘智’囊妙計化解投資難題”直播中邀請了富國基金多元資產投資部副總經理兼FOF基金經理王登元,身為“專業選基人”,擅長多元資產配置的王登元表示,ETF的透明度非常高,通過ETF做行業配置的調整或者是風格的輪動,可以實現非常精準的操作,從選基的維度來看,以ETF作為投資標的可以實現行業或風格維度的精準布局,在進行投資時,行業配置是不應該缺位的。
圍繞九大熱點話題展開的九場直播兼具廣度”與“深度”,干貨滿滿、亮點不斷。作為業內知名的“量化大司”,富國基金量化投資實力在公募基金行業備受認可,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量化投資團隊,在ETF投資領域深耕多年,當前已形成了一條較為豐富的ETF產品線,覆蓋了寬基ETF、行業主題ETF、商品ETF、Smart Beta等類別的ETF產品。近年來持續在細分指數產品上持續發力,相繼發行包括農業ETF、智能汽車ETF、國貨ETF、創50ETF、建材ETF、旅游ETF等多只產品,ETF產品矩陣日益完善。在2020年3月《中國證券報》第十七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中,富國基金榮獲“量化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漸成熟和投資者日益增長的投資需求,富國基金作為投資者財富管理的踐行者,致力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工具選擇,力爭創造更多價值。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