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陳鵬揚:踐行GARP理念的捕風人

陳鵬揚,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13年證券從業經驗,6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2008年加入中金公司,覆蓋A/H股汽車行業;2012年加入博時基金,歷任研究員、資深研究員、投資經理;覆蓋零售、汽車、新能源、機械等行業;現任權益投資二部投資總監,以及博時裕隆、成長優選、榮升穩健等基金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200億元。
《史記》云:“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擁有13年證券從業經歷、6年基金管理經驗的陳鵬揚深知“用勢”對投資的重要性,在行業配置上,他秉持相對均衡的理念,聚焦趨勢向上的產業,深挖“3-5年維度能夠實現一定標準的預期復合增長率”的“優+”賽道,總體看好“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
據悉,擬由陳鵬揚管理的博時成長臻選混合型基金將于1月10日起正式發行。該基金聚焦產業升級背景下的優勢企業,重點布局科技方向的智能化、AI,制造方向的龍頭制造業、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以及消費方向的消費高端化和創新藥,此外還重點關注港股上市的科技類資產和低估值資產等優勢板塊。
“三步”優選“三好成長”
作為博時基金擅長在成長賽道投資的中生代基金經理,陳鵬揚在這個賽道已摸爬滾打多年。他講究在合理的估值下持有具有良好成長性的股票,是優秀的GARP(GrowthataReasonablePrice合理的價格增長)理念踐行者。他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博時裕隆,自2015年8月24日管理至2021年11月26日,期間總回報 196.01%,年化回報高達18.91%。同期業績基準總回報僅37.59%,超額收益高達158.42%。
對于個股的選擇,陳鵬揚有一套自身的標準。他通過“三步”優選“三好成長”,具體來看,一、選好賽道:聚焦趨勢向上的產業,深挖“3-5年維度能夠實現一定標準預期復合增長率”的“優+”賽道,行業配置較為均衡,總體看好“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二、選好公司:對“公司質量”和“逆向投資”有著獨特和深刻的理解。自下而上選股,把握高質量公司在左側低估時的定價機會,并通過集中持股和中長期持有爭取復利回報。三、選好估值:獨特的“DCF+”估值體系,即以DCF為核心的不同行業不同估值方法,從不同維度來理解估值,力爭使組合里大部分標的處于價值被低估的狀態。
不難看出,在陳鵬揚的投資框架中,對個股的選擇尤為重要。“尤其看重個股選擇,注重自下而上逆向投資,通過中長期持有來抵消股價的短期波動,敢于在市場左側有定價能力,能夠忍受短期波動和時間成本,跌的時候要敢買,漲過了也敢賣。”
陳鵬揚介紹,基于GARP理念的成長策略,他注重估值與成長相匹配,可以概括為“一低三高”,“一低”為估值低,“三高”則強調在高景氣度賽道里尋找高質量成長,并相對高集中度持股。倉位擇時變化較小,超額收益主要來自于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回撤控制方面,他強調去規避一些短期熱度很高,但中長期卻不一定能跑贏市場的標的。
看好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
多年扎根成長賽道的陳鵬揚,對GARP理念認識的十分深刻。他的投資框架在2017年經歷了一次修正,從關注公司市值彈性轉為更關注公司質量,因為上市公司管理層能力和經營效率決定了它能否抓住產業向上的成長機會。此后三年,陳鵬揚管理基金的收益率都大幅領先大盤,特別是2018年,其損失控制在個位數,這也為其長期業績優異奠定了基礎。
對于未來,陳鵬揚認為,經濟短期面臨壓力,但政策邊際上趨于寬松,居民資產配置轉型下權益市場仍有較好結構性機會,其中中盤成長機會更大。“從中期來看,我們對國內經濟和產業趨勢仍有較強信心,全球比較來看國內產業競爭力正在較快提升,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雙循環驅動邏輯仍在。總體來說,我們認為,未來市場將持續從估值擴張轉為盈利驅動,3-5年維度可以看到風險收益比較好的機會,建議適度在市場不那么熱鬧的地方選擇更美好的風景,主要以獲取結構性機會為主,進一步加大自下而上配置的權重。”
未來的產業機會在哪里?在陳鵬揚看來,“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會是未來的方向。其中,產業升級背景下的線上O2O、崛起的本土品牌消費、創新藥,以及消費升級背景下的5G應用、自動化、新能源車、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全球產業鏈的轉移和中國的產業升級、供應鏈安全等都可能是機會所在。 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