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機構大佬研判2022年市場關鍵詞
2021年,上證綜指站上3600點,最終收報3639.78點,年度漲幅4.8%,但A股市場操作難度加大,熱點切換頻繁。回首基金市場,公私募繼續迎來大發展,新發行的公募基金數量創歷史新高,規模超百億元的私募基金數量也達100家,可很多之前的“?;薄肮谲娀薄氨罨痹?021年卻不溫不火,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也明顯低于上年。
俯仰之間,悲喜之中,藏著我們對2021年的全部記憶,以及對2022年的期許。新的一年,市場又會走出怎樣的行情?政策、經濟、公司、海外等又會有何種變化?歲末年初,《大眾證券報》記者特別采訪了六位公私募大佬,看看他們對新的一年會如何布局。 記者 王金萍
采訪嘉賓>>>
南方基金副總裁、首席投資官(權益) 史博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 曾鵬
長城基金投資總監 楊建華
富安達基金投資總監 吳戰峰
金信基金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 孔學兵
奶酪基金董事長、基金經理 莊宏東
業績數據回顧2021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市場中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為8.15%,其次是股票型基金,為7.15%,雖然各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飄紅,但均為個位數,足見市場操作難度不低。2021年,新能源、中藥、醫美、元宇宙等熱點輪動,抓住這些機遇的主動權益基金才能跑贏大市。
分類型來看,主動股票開放型基金中,前海開源公用事業以116.68%的業績位列第一,基金經理崔宸龍首戰告捷。2021年初剛成立的創金合信數字經濟主題一舉沖到第二位,擠進前五的還有寶盈國家安全戰略滬港深、招商穩健優選、建信中小盤等?;旌闲突鹬校瑯邮谴掊俘埞芾淼那昂i_源新經濟收益率最高,為106.04%,其次是寶盈優勢產業,收益率為99.44%,此外,大成國企改革、廣發多因子位列第三、第四。
指數型基金中,新能源、環保主題的指數型基金在2021年喜獲豐收。2021年年初才成立的易方達中證新能源ETF以59.56%的收益率領先其他指基,此外,鵬華中證光伏產業ETF、華夏中證新能源ETF、鵬華中證內地低碳經濟 ETF、國泰中證環保產業50ETF排名前五,且差距不大。
實際上,2021年新能源股的行情帶動了一批相關基金沖上前列。比如景順長城新能源產業、建信新能源、工銀瑞信生態環境、創金合信新能源汽車等均排名主動股票型基金前二十,還有崔宸龍管理的前海開源旗下兩只冠軍基金,大部分倉位也都在新能源領域。
“關鍵詞”展望2022
《大眾證券報》:對于2022年的A股市場整體趨勢或特點,您會用怎樣的關鍵詞進行預判?
關鍵詞:
相 對 樂 觀
南方基金副總裁、首席投資官 (權益)史博:居民資產配置趨勢未變,更多投資機會值得挖掘。展望2022年市場表現,我相對比較樂觀。2019年至今,居民資產配置由房地產向資本市場加快轉移,且這一長期趨勢難以逆轉,意味著權益市場仍有不少機會值得挖掘。
具體來看,一是國內的中高端制造業經歷疫情之后,已具備全球競爭優勢,這是一個整個產業鏈的機會;二是補短板方面的高精尖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等領域也將繼續發力,投資機會將會層出不窮;三是中國企業善于把握居民消費變化,比如生物醫藥領域正不斷創新,都會產生較好的投資機會。
關鍵詞:
穩 中 求 進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曾鵬:“穩”是2022年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的主基調,但我們理解這個“穩”是建立在“綠色低碳、結構轉型”基礎上的“穩”,是依靠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興行業拉動的穩增長,而不再是依靠傳統基建和地產鏈的拉動。最終效果會體現在“進取型”的成長行業獲得超額收益。
在投資策略上,我們同樣要堅持“穩中求進”的方針:“穩”體現在要守住未來5-10年影響中國發展的核心賽道。從滲透率角度看,我們認為光伏、電動車、半導體、軍工等行業依然處在產業導入期,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會因為周期性波動而改變其長期發展態勢;“進”體現在要在這些優質賽道的基礎上“優中選優”、尋找“創新中的創新”,例如儲能、汽車電子、能源半導體等細分賽道,將獲得雙倍甚至數倍于主賽道的成長速度。
在流動性合理充裕,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的背景下,我們對2022年的市場總體持樂觀態度,堅持尋找投資中的“認知差”,在中長期為投資人創造更好的收益。
關鍵詞:
分 化
長城基金投資總監楊建華:2021年是行情極端分化的一年,分化嚴重程度超過了過往任何一年。這主要體現在,一是不同行業間的分化明顯。一方面,景氣度比較高的新能源全年表現突出,偏上游的強周期個股全年走勢比較強;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漲幅較大、估值較高的消費、醫藥等核心資產2021年以來的調整時間和調整幅度較大。
二是表現在大小盤風格的切換上。2021年以來,小市值個股整體表現明顯優于大盤藍籌股。經歷了過去兩年的接連上漲,所謂核心資產的估值已經偏高,在景氣度切換、疫情因素影響、宏觀經濟層面擾動及外圍市場干擾下,大小市值個股出現了高低互換。
三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分化。上游大宗原材料類個股今年表現較好,而偏下游的消費類個股表現較差,這主要跟經濟的基本面、國家出臺的雙碳政策和疫情有關。
關鍵詞:
調
富安達基金投資總監吳戰峰:我們認為今年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格局,成長股將出現較大的分化,前兩年漲幅較大的賽道股將出現調整,少數業績持續高增長、估值有吸引力的成長股將繼續保持強勢,價值股有望得到重估。
關鍵詞:
產 品 為 王
金信基金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孔學兵: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不利影響逐漸減弱,供應鏈逐步從混亂走向有序,以及新建產能逐步釋放,半導體產業鏈可能會從2021年的“全面缺芯、產能為王”走向2022年的“結構性緊平衡、產品力制勝”。投資思路需要從“量價齊升”轉向“價平量升”。
中長期看,半導體需求成長動力將從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轉向電動汽車、新能源、AIoT、5G應用(自動駕駛、元宇宙)等工業領域,新一輪芯片設計創新周期與國產替代周期有望開啟。功率、模擬、GPU/FPGA等賽道將出現更多的國內公司進軍高端領域,進入國產替代新周期。以28納米成熟制程為代表的晶圓制造產能擴張加速,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攻關初見成效,相關設備、材料等上游領域有望快速實現0-1突破。這一進程中,能否以優秀的產品力和性價比響應客戶需求,可能會是半導體科技公司穿越復雜周期波動、獲得持續價值提升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
消 費
奶酪基金董事長、基金經理莊宏東:
2021年漲幅較好的上游板塊主要受益于原材料漲價,漲價利潤基本留在上游。漲價的成本基本都是由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費企業承擔,所以上游企業股價暴漲,中下游增收不增利,股價持續承壓。但是從去年10月份以后各類資源品和原材料持續降價,預計今年還有進一步降價空間,所以四季報上中下游企業財報將出現明顯變化,非常看好今年利潤由上游往中下游不斷轉移過程中的投資機會。
展望2022年,消費板塊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目前多數消費股估值經過去年的大幅殺跌已經回落至過去5年估值中樞以下,向上修復估值的概率比較大,同時疊加今年消費向好的大背景和消費品提價的量價雙重利好,消費板塊的投資確定性不斷增加。2022年消費板塊基本面預計持續改善,疫情影響邊際減弱,需求復蘇提升消費板塊業績彈性。預計2022年疫情常態化,底層消費力同比增速持續恢復。新一輪消費企業提價周期已啟動,將加速渠道庫存去化并改善渠道利潤水平。消費板塊基本面從惡化到改善,板塊在需求復蘇和提價驅動下改善信號已現。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