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結束 銀行理財迎來“真凈值”時代
距離今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僅剩不足10天的時間了。
上周五,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2021年11月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指數報告。報告顯示,11月全國銀行理財的發行量、收益水平和凈值轉型程度三個指標環比均呈上升態勢。其中,當月全國銀行理財收益水平環比上升6BP至3.46%;全國凈值轉型程度指數環比上升4.84點至36.91點,且較去年同期上升17.34點。普益標準研究員李子鑫在解讀報告中指出,目前來看,各類銀行凈值化轉型程度指數均有所提升,其中,全國性銀行凈值化轉型程度指數明顯領先于其他類型銀行。
銀行凈值化轉型速度提升

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各個銀行都在加速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銀行凈值化轉型速度持續提升。(見上圖)
普益標準同期數據也顯示,截至11月,全國銀行理財市場凈值產品存續量為38968款,環比上升2022款。分類別來看,全國性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12982款,環比上升1120款;城商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16632款,環比上升473款;農村金融機構凈值產品存續量為9354款,環比上升429款。
“由此可見,各類銀行凈值化轉型程度指數均有所提升,全國性銀行凈值化轉型程度指數領先于其他類型銀行。”李子鑫指出。
另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已達27.95萬億元,凈值型產品規模占比達86.56%,同比提高26.08個百分點。
凈值型產品業績基準漲跌不一
中國銀行業協會數據顯示,11月全國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指數環比下滑13.67點至64.45點。凈值型產品綜合業績基準為3.66%,環比下滑77BP,較基期 (2018年5月)下滑201BP。
《大眾證券報》記者另據普益標準的月度統計數據發現,今年1-11月,封閉式凈值型產品的平均業績基準在不同投資類別中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態勢。其中,固收類產品的這一指標從1月的4.2%一路下滑至8月份的4.13%后止跌回升,11月已回升至4.19%;混合類產品的這一指標年內一直呈現上升態勢,現已從1月的4.43%逐月上升至11月的4.99%;權益類產品的這一指標則是時漲時跌波動不一,但也從年初的5.08%升至11月的5.31%。(見下表)

從全年視角來看,雖然固收類凈值型產品的業績基準跌后企穩,始終徘徊在4.16%-4.20%區間,但李子鑫認為 “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嚴監管要求下收益或逐步下降,但其流動性強、投資期短、交易靈活等特點,仍會受到投資者歡迎。”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