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0個月LPR首次下降
本報訊(記者 劉揚)時隔20個月LPR首次下降。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較此前下調0.05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與此前持平。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數據顯示,1年期LPR為2020年4月以來首度調整。
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來,1年期LPR一共下調6次累計下調51BP,5年期以上品種共下調3次累計下調20BP。其中2020年4月LPR報價降幅為LPR改革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1年期降20BP,5年期以上降10BP。
對于本月LPR下降,業內已有預期。央行在12月15日落地實施了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兩次降準共計釋放資金2.2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LPR調降前,央行并未對月中的MLF利率進行調整。
“央行本次下調了1年期LPR,首先,下調的幅度符合市場預期,但也沒有更多的驚喜,其次,只下調了1年期LPR,對于房地產行業等更重要的5年期LPR并沒有調整。12月15日,央行對于MLF到期沒有全額續作,也顯示了央行希望寬松政策逐步進行。”銀河證券宏觀分析師許冬石12月20日分析認為,12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小幅下行,而其提前5天公布的MLF利率不變,這種情況打破了以往央行利率下行的規律。央行的利率調整最常用順序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以及LPR利率。而降低LPR利率是更具有指標性的動作,央行的態度較為明確。
同時,許冬石認為,降息的首要目的仍然是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合理穩定,對沖經濟下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2022年中國經濟面臨“需求下行、供給沖擊、預見減弱”的風險,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要繼續下行。12月15日,央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2月20日,央行繼續降低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是政策層應對經濟下行的最直接的信號,也反應了政策層應對經濟下行的決心。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則表示,從短期條件看,降息的空間已經打開。首先,保供穩價政策收效,為流動性邊際寬松創造條件。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結構性通脹問題逐步凸顯,對流動性的邊際寬松形成掣肘,11月PPI同比漲幅12.9%,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回落0.9個百分點,在保供穩價政策的助力下,價格對生產的約束逐步放緩,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空間打開,當前降息的時機較為適當。
那么,未來貨幣政策會有什么變化?“我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至少延續至明年一季度,而根據政策效果可能延續至4-5月份。一季度可以看到社會融資和信貸增速的上行,同時,再次降準、降息仍然可期。”許冬石進一步認為。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