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倉“制造業”分享經濟升級紅利 長盛基金旗下多只產品近兩年收益率超100%
基金三季報近日披露完畢,包含新能源在內的“先進制造業”相關板塊成為業內重點提及的配置主線。筆者發現,堅定投資先進制造業,分享中國經濟進入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階段的全球制造業競爭紅利,錨定這一大方向的基金公司和知名基金經理不在少數,其中,長盛基金旗下就有多只產品前瞻布局制造業且業績不俗,海通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長盛基金旗下8只基金近兩年業績翻倍,而這些產品的共同點便是重倉制造業。
據海通證券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被投資者譽為“隱形新能源牛基”的長盛創新驅動混合基金近2年收益率為233.47%,該產品今年三季度制造業持倉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高達92.58%。再查看該基金過往定期報告,在過去兩年的八個季度中,該基金有六個季度制造業持倉占比超過85%,過去兩年單季度制造業持倉占比平均為85.59%。基金產品的持倉正是基金經理投資思路的映射,公開資料顯示,孟棋自2019年5月30日任職長盛創新驅動基金經理,孟棋個人特色之一便是堅定看好先進制造業,他曾多次公開表示,未來十年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時代,先進制造業將迎來蓬勃發展,孟棋也因此被投資者譽為“先進制造棋手”。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Wind;截至日期:2021年9月30日)
除了長盛創新驅動基金近兩年因重倉制造業收益表現極佳,我們從海通證券數據看到,截至三季度,近2年長盛高端裝備制造、長盛醫療行業、長盛同智(LOF)、長盛研發回報四只產品收益率均超120%,分別為124.12%、122.52%、121.4%和120.69%;另外,長盛養老健康產業、長盛同盛成長優選LOF、長盛多因子策略優選三只基金分別以117.58%、115.18%、107.43%的收益率實現了凈值翻倍。分析這7只產品過往定期報告,我們發現,在過去兩年的八個季度,這些產品至少有7個季度在制造業板塊的持倉占比超過50%,其中長盛養老健康產業和長盛研發回報兩只產品在近兩年的投資運作中制造業持倉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Wind;截至日期:2021年9月30日)
把目光放得更遠,我們發現,長盛基金是一家對“制造業”有著深厚投資情懷的基金公司。長盛航天海工裝備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1日,作為業內第一只軍工基金,制造業是其主要投資方向之一;成立于2014年3月25日的長盛高端裝備制造混合基金,制造業還是其主要投資方向之一;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的長盛制造精選基金,仍以制造業為主要投資方向。除了產品布局,長盛基金在人才的內舉外引上同樣彰顯出對“制造業”的偏重。基金經理孟棋2014年5月加入長盛基金,其從業13年一直專注于制造業領域投資研究,如今成就了長盛創新驅動“隱形新能源牛基”的美譽;長盛基金副總、基金經理郭堃2019年12月加入長盛基金,其從業之初便著手制造業投資研究,至今已在制造業領域積累了上千場調研、上萬小時的投研經驗,長盛制造精選基金亦是為其投資能力圈“量身定制”,該產品自成立以來表現優異。
談及制造業投資,孟棋表示,基金經理的使命是選出最具時代特征、最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優質資產,為投資者的財富實現保值增值,而目前我國制造業正迎來轉型升級的大時代,這就是最具時代特征的行業,是未來10年最核心的投資方向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制造業基礎更加牢靠,具有供應鏈完備、工程師紅利強、創新升級效率高三大優勢,新能源、信息技術、創新醫藥器械等領域的進口替代機會很多。就當下而言,經濟仍然存在結構性韌性,前期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短空長多,特別結構性有利于新能源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實現快速發展,尤其是此前受制于原料上漲瓶頸的風電光伏。他建議大家堅定信心,抓住新能源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今冬明春寶貴的景氣窗口期。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