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金融新時代戰略布局初探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傳統銀行業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進行著自我變革,不斷迎接著新的挑戰,不斷肩負著新的使命。
從數字化轉型到鄉村振興,再到綠色低碳,高頻熱詞的背后,無一不是金融業面向新時代進行戰略布局的重要方向。
《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國家宏偉藍圖的擘畫下,江蘇地區金融機構已經紛紛行動起來,矢志創新,勇于突破,在普惠小微、服務“三農”、助力環保和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嘗試,推出了很多優質的產品。
記者 趙琦薇
A.數字化轉型初現成效
伴隨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金融需求日益場景化、碎片化、多屏化,越來越多的銀行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應對新時代金融業態變革的戰略布局之一。
國有大行在這方面明顯走在了同行前列。記者了解到,為順應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發展要求,蘇州工行積極推進數字化在智慧政務、數字政府、公共與民生等服務領域的應用,近年來已相繼投產“昆山城事通”“5g智慧車駕管”“工銀e錢包”線上薪酬服務等創新項目;上線了對公外匯賬戶便捷開戶、“政銀合作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窗”、電子營業執照便捷開戶等特色服務;創新開發了蘇博線上主題存單、“蘇惠云貸”“外貿e貸”等線上產品;優化了借記卡換卡不換號、個人資信證明、個人歷史明細、個人貸款結清證明、個人ATM吞沒卡領取等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一點接入,全網響應”的高品質金融服務彰顯著數字化時代的高效和便捷。據悉,蘇州工行還聯合上海工行共同完成了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數字人民幣跨省繳稅試點測試與生產驗證相關工作,并在全轄投產ATM機數字人民幣現鈔雙向兌換功能,不斷豐富著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其中,離線“碰一碰”數字人民幣支付場景更解決了弱信號環境下其他支付方式難以實現的痛點問題。
數字化轉型之路,中小銀行受制于資本、規模、人才等因素其過程往往更為艱難。不過記者采訪發現,部分中小銀行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結合自身區域化特征,在服務小微普惠民生上已經取得了獨具特色的數字化轉型成果。
就拿江蘇蘇寧銀行來說,通過將金融科技成果應用到小微金融服務營銷獲客、貸款審批、風控預警、逾期催收全流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微金融解決方案,切實解決了小微企業客戶的融資問題。其中,“星象”精準營銷系統基于大數據進行內外部場景的智能營銷引流尋找小微客戶;“天衡”小微金融風控體系實現小微信貸產品的全線上化智能審批;“秋毫”風險預警系統對小微企業客戶的風險進行全面的監控預警;“捕逾”智能催收系統在小微企業貸款發生不良時進行智能化的催收處置。

蘇州工行“政銀合作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窗”
江蘇銀行則在近期推出了2021版手機銀行,數字化加持下,專門為老年客戶打造的“融享幸福版”運用AI智能、語音交互等先進技術,創新推出“一鍵幫”輔助功能,讓老年人可以一鍵即享金融服務。該版手機銀行還在語音、視頻、AI、生物識別、數字人等技術與已有產品功能的融合創新下,新增了財富智推功能、新版信用卡頁以及更多元的泛金融和生活服務場景,覆蓋購、食、行、娛、學等30多個項目。其中,成功落地的“碼上辦”智慧服務場景,通過流程再造,實現手機銀行與網點柜臺應用場景的互聯互通,客戶不帶卡折也能通過手機銀行 “賬戶二維碼”在網點柜面辦理賬務、查詢打印、維護簽約三大類23種常用業務,智慧廳堂體驗得到進一步提升。
B.吹響鄉村振興的號角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國家的戰略定調吹響了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號角。上至監管機構,下至各大商業銀行,舉措頻頻,活動不斷。
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人行圍繞鄉村振興已經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政策體系。按照總行決策部署,根據江蘇鄉村振興工作實際,聯合多部門印發 《關于金融支持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二是積極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包括:深入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改革試點,全省累計發放“兩權”抵押貸款127億元,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2.9萬戶;推動句容、泰興等縣(市)積極探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模式;推動沛縣、武進區、溧陽市、昆山市、泗陽縣、盱眙縣等地開展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大力支持蘇北農民住房改造等。三是對32家省級金融機構和134家法人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考核評估,為鄉村正式評估積累經驗;四是完成農業農村銀企對接、小額信貸等其他工作。
有著“宇宙行”之稱的工商銀行將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作為 “一把手”工程來做。據悉,“十四五”期間,工商銀行每年投向鄉村振興領域的融資將不低于1萬億元。事實上,為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3年來,工行已累計拓展涉農產業鏈130條,投放資金近200億元;累計為近30萬農戶發放融資近2000億元。今年6月,工行發布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及“工銀興農通”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統一品牌。在“興農通”品牌下,蘇州工行創新推出 “民宿貸”“示范農莊貸”“養殖貸”等場景融資產品,并全力打造“惠鄰聯盟”區域特色金融服務場景,相繼舉辦 “水美錦溪”“木瀆年貨節”“海棠鋪子+工銀嗨購”“醉美江南梨園尋夢”等惠民活動助力釋放民生消費需求。截至8月末,鄉村振興主題場景融資方案、整村授信方案已投產6個,融資意向金額超7億元,融資余額超1億元,普惠涉農貸款余額46億元,較年初新增15.62億元。
為構建起“支農、惠農、便農”的綠色通道,打通服務農村的最后一公里,蘇州中行創新搭建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目前,蘇州中行全轄已建立109個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并與所在村委建立黨建共建合作關系。”中國銀行蘇州分行個人數字金融部負責人徐敏華告訴記者,蘇州中行以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為窗口,圍繞存款保險、防范電信詐騙、防范非法集資、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各類主題,切實送教基層,大大拉近了與農戶的距離。
7月份,南京溧水區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和臺風影響,大量鮮果農副產品滯銷。南京建行依托線上活動平臺連續舉辦兩期“實惠在金陵”抗疫助農專場,共收到近千份水果訂單,銷售各類產品近7000斤。
在美麗的洪澤湖畔蔣壩鎮,由浦發銀行淮安分行提供的“PPP基金+項目貸款”創新組合融資方案,累計向洪澤湖生態環境提升工程美麗蔣壩PPP項目投入資金4億元,助力蔣壩鎮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模式,大力推進了蔣壩鎮的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為全面支持以優質核心企業為龍頭的特色產業集群,浦發銀行還開拓了全新的“1+N”小微企業服務路徑,在與某飼料公司合作過程中,通過“1+N”供應鏈融資方式發放給該公司下游24戶個體農戶貸款,金額近3000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資金回籠慢的問題,并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了現代農業特色經濟的發展壯大。
C.金融“活水”流向綠色產業
國家“3060目標”的提出掀起了全社會綠色生活低碳消費的熱潮,金融“活水”也更多的流向綠色產業。
記者采訪了解到,人行南京分行相關業務部門在系統梳理國家相關文件精神,歸納總結各地改革創新經驗,召開專題座談會的基礎上,已撰寫并向上報送《關于我省綠色金融發展情況和相關建議的報告》,并根據省領導批示精神,迅速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擬定了全省綠色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據悉,《指導意見》圍繞領域、信息、市場、機構、產品、機制、創新和風控八個方面提出了27條具體措施,目前已經行文提請省政府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此外,人行南京分行還制定了 《江蘇省綠色再貼現業務實施方案》,明確了綠色再貼現業務的總體框架、基本原則和遠景目標,健全工作機制,明確各方職責。方案形成后,在分行本級及三個地市開展試點,已于今年5月在全省推廣實施。

江蘇蘇寧銀行實地調研漁民需求
目前人行已在全省建立起央行資金重點支持省級綠色企業名錄庫,并指導各地、各金融機構結合自身優勢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比如指導泰州中支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路徑打造全省“綠色金融樣板”;指導無錫中支大力支持宜興申報全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在項目融資、融資租賃、股權融資、投貸聯動等領域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指導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法人金融機構研發“碳配額質押貸款”“鑫減碳”等綠色金融產品等。蘇州中支目前已設立蘇州市金融機構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服務中心、蘇州市綠色低碳金融實驗室,并引導區域法人金融機構加快綠色轉型,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出綠色金融創新產品。為促進法人金融機構識別、量化并規避環境信息風險,引導其積極履行環境社會責任,推動區域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蘇州中支、蘇州市銀保監局還聯合編制出臺了《蘇州市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冊 (試行)》,預計今年底可完成銀行業法人機構2020年度環境信息披露工作。
監管部門的舉措得到了各級商業銀行的積極響應,持續深耕綠色金融領域,加大加快綠色信貸投放。
據記者了解,南京工行現已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綠色信貸制度體系,全行綠色信貸工作有序高效推進。截至今年3月末,綠色信貸余額近350億元,先后支持光伏發電項目、江北新區水環境提升系統一期工程、溧水開發區綜合基礎設施PPP、江蘇省重點區域VOCS監測監控系統項目、六合茉莉綠色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揚州同方水務湖西污水處理工程等多個環保項目。
蘇州工行為生產分布式屋頂電站的大型光伏企業、從事家居屋頂光伏電站和小型工商業電站項目運營的蘇州某能源公司量身打造的“e錢包項目+創新項目融資”組合方案,解決了山東、河南、河北等偏遠農村地區5.3萬農戶發電款入賬的難點,成功開辟了一條惠企惠農同步推進、城鄉聯動支持鄉村振興的綠色金融建設新路徑。
蘇州中行專門推出了 “長三角生態綠色貸”。“對于重視環保標準的民營制造業給予金融扶持,既能有效緩解小微企業抵押擔保不足造成的融資難問題,又能為區域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中國銀行蘇州分行授信管理部負責人許藍告訴記者,在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企業發展的同時,蘇州中行于今年6月制定了綠色金融行動方案,截至2021年5月末,蘇州中行對公綠色信貸余額296.6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24%。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先后在南京、泰州、徐州多地開展能效融資、清潔能源融資、環保金融、碳金融、綠色裝備供應鏈融資等綠色金融特色服務,以實際行動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的經營發展。江蘇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為提高工業污水處理率和進行再生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存在一定資金缺口。浦發銀行作為牽頭行組織了銀團貸款,支持綠色環保項目落地,該污水處理項目獲評江蘇省銀行業“最佳銀團貸款項目”。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