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銀行半年報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透過不久前披露完畢的銀行半年報,我們發現“綠色”儼然成為無法回避的高頻熱詞,幾乎出現在了所有銀行的半年報中,有的報告中提及次數甚至高達七十多次。對“綠色金融”的布局已經在銀行中形成風潮,全面覆蓋國有行、股份行和地方行(詳見表格)。

工商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2萬億元
《大眾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共有包括5家國有行、6家股份行、12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在內的25家A股上市銀行在半年報中較為準確的給出了今年上半年綠色信貸余額的數值或增幅。
其中,工商銀行以超過2萬億元的綠色信貸余額遙遙領先,且較去年末增長16.73%。該行在半年報中還披露,該項貸款的主要投向為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綠色產業,截至6月末,支持的綠色項目折合節約標準煤469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562萬噸。
記者注意到,工農中建交和郵儲六家國有大行中只有中國銀行未在半年報中明確披露上半年綠色信貸的詳細數據。不過,據該行行長劉金介紹,該行今年綠色貸款首次突破萬億元。這樣算來,今年上半年六家國有大行的綠色信貸總規模已突破7萬億元。其中,郵儲銀行的綠色信貸余額最低,為3171.04億元。
興業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較年初增逾30%
記者統計發現,25家披露增幅數據的銀行中,共有9家銀行的綠色信貸余額增速在20%以上(與去年末相比)。其中,興業銀行是基數最高的一家銀行,在綠色信貸余額超4000億元的同時,實現了接近30%的增長,該行在綠色金融領域多年深耕的努力可見一斑。
半年報還顯示,該行的綠色金融業務已全面覆蓋綠色租賃、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信托,甚至ESG私募產品等多個領域,該行還繼國內銀行業率先采納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 “立即實施氣候中性”倡議之后,提出2030年前實現集團自身運營碳中和目標。
半年報數據顯示,6家股份制銀行中,平安銀行在綠色信貸的投放上明顯較少,截至今年中期僅368.59億元,還是在上半年大幅增長62.5%之后。不過,該行表示今年已將綠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戰略層面,成立了綠色金融辦公室,并設立了綠色金融一級管理部門,統籌推動全行綠色金融業務的執行,未來會加大全行綠色金融工作推動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快速落地。
江蘇銀行綠色金融業務領跑地方行
在披露綠色金融相關數據的14家地方銀行(包括12家城商行和2家農商行)中,江蘇銀行最為突出。不僅僅表現在該行今年上半年1222億元的綠色信貸余額遠超同業,更為重要的是該行早在今年4月就在業內率先發布了“碳中和”行動方案,不僅在總行成立了綠色金融委員會和綠色金融工作組,統籌推動全行綠色金融經營發展,而且通過調整信貸政策優先支持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重點行業,創新推出了 “綠票e貼”、“綠色創新組合貸”、“環保貸”、“光伏貸”等多種類特色化綠色金融產品,并落地江蘇省首單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貸款。該行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綠色信貸支持項目實現年減排標準煤6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133萬噸、節水2148萬噸,取得了較好的環境與社會效益。
值得一提的還有上海銀行,該行雖然在綠色金融領域起步較晚,基數較低,但今年上半年是綠色信貸余額增幅最大的一家銀行,較去年末增長75.26%。雖然目前綠色信貸余額只有189.05億元,不過該行表示未來將會聚焦綠色城市建設重點領域,深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為企業提供“綠色金融+”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 記者 趙琦薇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