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碳為金? 海富通碳中和主題基金重磅發行
隨著“碳中和”“碳達峰”上升至國家戰略,資本市場也加碼了對這一概念的關注,多家基金公司競相上報 “碳中和”主題基金,首批產品已獲批。其中,海富通碳中和主題混合基金將于9月6日至9月17日發行,該產品擬由科技成長風格基金經理范庭芳掌舵管理。
“碳中和是貫穿未來二三十年的時代背景,也是具有長期價值的投資主題。我們將從長期視角出發,圍繞減碳過程中持續受益的行業,著重挖掘個股超額收益機會。”范庭芳表示。
深入本源 挖掘碳中和主題
近年,將碳中和納入行動計劃已在全球范圍取得了普遍共識,我國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政策方面更是利好不斷。在投資領域,“碳中和”仍是新興概念,如何理解它的含義,以及它與新能源主題之間的差異呢?
海富通碳中和主題混合擬任基金經理范庭芳介紹,不妨從“碳中和”的本質出發去做行業挖掘。我國碳排放的來源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以火力發電為代表的能源端,二是以重工業、加工業為代表的工業端,三是以石油車為代表的交通端,四是生活排放等其他碳來源。達成“減碳”目標也需“對癥下藥”——通過光伏、風電、氫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通過新能源汽車替代石油車;通過大力發展“工業4.0”來降低單位能耗;通過垃圾焚燒、使用可降解材料等方式減少其他排放。
因此,不僅近期熱門的新能源是“碳中和”背景下的主要投資方向,其他符合減碳方向的,能夠提質增效、降低單位碳排放的領域,也可以納入基金的投資范圍,比如環保產業、智能制造等。
今年4月以來,“碳中和”重要賽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領漲市場,近期高位震蕩,當下時點這類機會還值得布局嗎?范庭芳認為,今年來鋰電池、芯片和新能源板塊的行情主要系業績驅動,盡管部分個股階段性會因為漲幅過高而調整,但在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整體深度回調的概率不大,可根據市場環境和不同產業環節的景氣度變化而靈活配置。
立足長期 追求價值成長
范庭芳作為海富通基金培養出的“中生代”,擁有閃亮的投資業績和較為穩定的投資風格。范庭芳自我定義為一個“選股型”選手,復旦大學7年本科、碩士的通信工程學術背景,賦予他深度學習的能力和技術敏銳度。進入行業后,他先后在兩家基金公司擔任TMT行業研究員,打下了扎實的科技成長股研究功底。2019年,范庭芳升任基金經理,正式開始了投資之路。
自2019年8月起管理海富通中小盤混合以來,范庭芳貫徹了“長期價值的成長投資”理念,通過在長期景氣賽道中精選優質個股,成功捕獲個股性超額收益。為兼顧凈值曲線的平穩,在這只基金的管理中,范庭芳舍棄了一些短期的、過高波動的投資機會,個股集中但行業分散,在波動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8月6日,根據銀河證券數據,這只基金近兩年收益率超過190%,在偏股型基金A類中排名37/461。同時根據Wind數據,最近1年里,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5.10%,年化波動率為22.13%,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小于同類平均。
范庭芳于今年1月份繼任基金經理的海富通電子信息傳媒產業股票基金,相對而言進攻性更強,遵循行業基金的特性,重點配置于半導體、電子行業。截至8月6日,根據銀河證券數據,今年以來該基金收益率超過50%。此外,與其他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海富通成長價值混合則聚焦消費、科技的投資方向。
范庭芳坦言,科技板塊的魅力就在于變化,產業更新迭代快,投資必須深入到產業各環節的景氣趨勢變化,以及公司競爭格局的細微變化。但在科技股里,也有很多能看到3年以上的確定性機會,比如新能源車、半導體、云計算、光伏等。在范庭芳看來,碳中和是一個足夠長期,并有成長性的投資主題,在新基金管理中,他將繼續秉承“長期價值的成長投資”的投資理念,深入挖掘主題內的優質賽道和個股。
注: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注意收益波動風險。擬任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完整長期業績請見海富通基金官網。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