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累計回報超200%!年化回報32%!華寶基金代云鋒:成長股選手中的“穩健派”
眾多成長股選手中,華寶基金代云鋒絕對是“特殊”的那一個。
代云鋒的代表作,華寶創新優選基金(000601)最近2年回報高達203.04%,業績排名同類前4%,最近3、5年表現更是同時獲得銀河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五星基金最高評級。自2017年10月執掌華寶創新優選基金以來,截至2021年7月30日,代云鋒任職年化回報高達31.69%。
與此同時,有別于許多成長風格基金的“暴漲暴跌”,華寶創新優選基金“情緒穩定”,散發著成熟氣質。2017年至2020年的四個完整年度,華寶創新優選基金每個單一年度業績均排名同類前1/2。憑借“上漲有力、回撤有度”的風格優勢,代云鋒被稱為“成長股選手中的稀缺穩健派”。
那么,代云鋒是做對了哪些事?

(一)代表作最近兩年收益超200%
常常說男孩兒距離男人,只差一身合體的西裝。
初見代云鋒,很容易在人群中注意到他,文質彬彬的外表下,藏不住一股帥氣。黑色西裝、白襯衫、黑皮鞋,倘若遇上出席正式場合,還能見到他扎上一根精神的小領帶。這樣的工作裝束,與大多數金融精英并無兩樣。
這份典型下,也有著“非典型”的一面。生活中的代云鋒,喜歡運動,5公里平均配速能夠跑進5分鐘。他也是公司籃球隊的主力,或許是打球時熱血卻不失謙和,以致于同事為其新發基金鼓與呼時,稱贊道“球品如人品”。
“做投資,要在有魚的地方釣魚,要去選好的賽道。”這句話放在代云鋒專注耕耘的成長股投資領域,再合適不過了。十年之前,代云鋒入行伊始,創業板頗顯稚嫩。十年后的今天,科創板也已經迎來開板兩周年。A股創業板、科創板所串聯起來的十年,既是移動互聯網騰飛的十年,也是高端制造崛起的十年,同樣是成長股投資的黃金十年。代云鋒這代“85后”基金經理,適時親歷著、感受著十年律動,也鍛造出他們對成長股投資的敏銳感知。
水大魚大的十年,績優明星基金層見迭出。銀河證券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7月30日,代云鋒管理的華寶創新優選混合基金(000601)最近1年回報33.90%,業績排名同類前1/4;中長期業績更是出類拔萃,最近2年、3年、5年回報分別為203.04%、253.07%、247.33%,業績分別排名同類前4%、前3%、前5%;該基金最近3、5年表現同時獲得銀河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五星基金最高評級。
(二)代云鋒的“十年磨一劍”
2021年,算上實習的一年,代云鋒加入華寶基金整整十年。南開大學通信工程系學士,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碩士,堪稱牛人基金經理的標配“硬核”履歷。“能文能武”的名校學霸,自研究生畢業之后就順利進入華寶基金,從研究員一路做到基金經理,并身兼著公司成長風格投資總監、董事總經理等重要職務。
十年技藝的打磨,代云鋒積累起一身本領,在成長股投資上“看得準、看得遠、拿得住”,尤其擅長“先人一步發掘高成長牛股”。2019年底至2020年初,經過系統、縝密的產業調研與梳理,代云鋒預判到寧德時代技術引領全行業,市占率穩中有升,且其企業估值將會攀升至1萬億元至1.5萬億元區間。2020年一季度受累于疫情,A股鋰電板塊估值下挫,代云鋒管理的創新優選基金、服務優選基金開始系統性建倉寧德時代,從3000億元市值一路買至2500億元市值,持續攤薄建倉成本。如今,貴為“創業板一哥”的寧德時代,已是一家市值近1.3萬億元的巨頭。回頭看,此役堪稱經典。
寧德時代盛名之下慕名而來者眾,彼時能于逆風中發現與堅守價值者,則寥寥。代云鋒“看得準、看得遠、拿得住”的優勢,在其重倉的億緯鋰能、立訊精密、火炬電子、中國中免等明星龍頭股上,同樣斬獲了豐碩戰果。正是這樣的深度研究、前瞻落子、長期持有,換來了基金凈值的迭創新高。
剛剛過去的七月里,華寶創新優選基金的凈值持續攀升,7月22日單位凈值走出了3.1060元的歷史新高。此外,代云鋒自2020年2月12日起擔任華寶服務優選混合(000124)的基金經理,任職以來至2021年7月30日,投資回報高達89.5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僅為3.26%。代云鋒管理的新發產品華寶新興成長混合(010114),自2020年9月成立以來投資回報也有23.52%,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僅為5.07%。
正所謂“花香蝶自來”,華寶創新優選基金的規模已從2016年9月末代云鋒剛參與管理時的1.23億元增長至2021年中的21.99億元,機構持有占比顯著提升。據最新2020年年報,華寶創新優選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比達27.95%,較2016年底的0.1%猛增278倍;同時其總的持有人戶數達到25.73萬戶,較2016年底猛增34.75倍。
(三)專注于尋覓“三好學生”
這些成績都離不開一套成熟的投資框架與理念。代云鋒始終在中觀框架下做成長股的價值投資,堅守能力圈,在好行業里自下而上選股,關注企業管理層和商業模式,通過不斷尋找符合“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標準的“三好學生”,持續優化投資組合。
如今,代云鋒會把90%的時間用于研究,對好公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用于交易的時間可能僅占10%左右。“時間是優秀公司的朋友,也是平庸公司的敵人,我更希望去賺取優秀企業中長期價值成長的復利,而非過度關注價格向價值回歸的錯殺收益,因此,‘好公司’排在第一位。其次,要在‘好行業’里做功課,提升效率之余,也能提升勝率。最后才是‘好價格’。”代云鋒如此闡釋。
作為成長股選手中稀缺的“穩健派”,代云鋒尤為重視安全邊際的控制。其自2016年9月擔任華寶創新優選的基金經理助理至今,歷經白馬股行情、單邊下跌行情、單邊上漲行情及結構性行情的種種考驗,呈現出“上漲有力、回撤有度”的成熟氣質。據銀河證券數據,2017年至2020年的四個完整年度,華寶創新優選基金每個單一年度業績均排名同類前1/2。
“我的投資組合中單一行業比重設置了30%的上限,行業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組合波動率。另一方面,我對好公司的要求很高,黑馬股的成功率低、波動性卻更大,相較過去,現在我對黑馬股的配置更少。未來隨著能力圈的拓寬,我組合中行業板塊的配置會更加均衡,組合波動率也會進一步降低。”代云鋒表示。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這些年代云鋒在研究上的持續拓寬與進化。通信專業出身的代云鋒,如今已在TMT、新能源、機械、生物醫藥、消費品等多領域深度涉獵與布局。
“好投資是無需賣出的”,即便如此,身處波動更為顯著的A股市場,基金經理仍需審時度勢,為投資者做出負責、慎重的抉擇。代云鋒如此總結自己賣出股票的三大準則:其一,行業或公司基本面出現中長期系統性惡化,則果斷賣出;其二,若基本面無恙,公司股價短期漲幅過高導致較嚴重的高估,可能會止盈賣出;其三,通過深度研究,找到了比組合中的公司更具性價比的公司,會考慮換股。
(四)2021年下半年投資的“三個錦囊”
“誠實”絕對算得上一項投資必備品質,誠實地聆聽內心,誠實地面對得失。代云鋒在華寶創新優選混合基金2021年二季報中寫道:回顧今年上半年的組合管理,做得好的地方是堅持了自己的方法論,在市場大幅波動中拿住了認為具備中長期價值的公司,堅持在以高端制造升級和新興服務升級為重點的成長性板塊里做功課。這里面的不少優秀公司給組合做出了較大貢獻。目前來看,仍然有一些子行業和個股的市場價值發現還不夠充分,相信隨著產業的推進和業績的釋放,后續有望給組合帶來正向的收益。
“當然,更加值得反思的是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包括:新能源車領域新的阿爾法抓取的不夠,科創板投資和中小市值下沉沒有做到位等。”代云鋒總結反思道。
關于2021年的投資策略,代云鋒給出了三大錦囊:降低收益預期,做下沉,重視新經濟領域。
第一,降低收益預期。長期而言,對A股權益市場非常看好,無論是從政策導向,居民財富搬家,還是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代云鋒對未來市場非常樂觀,但由于2019-2020年整體市場漲幅較大,2021年初時多數價值白馬股票的估值相對較高,2021年的收益預期可能需要適度下降。
第二,對非頭部公司做下沉。過去3至5年,A股整體投資風格傾向于價值白馬,不過國內有一批進步很快的細分子行業,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客觀存在估值折價。這些產業里的很多優秀公司是潛在的細分賽道冠軍,我們可以做下沉研究,去挖掘這類中小市值的公司。
第三,中長期關注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重視一些與經濟轉型相關的優秀公司,特別是一些科創板企業,包括高端制造升級和新興消費升級等大領域。高端制造領域中,最看好以新能源車、光伏、儲能為閉環的新能源產業,以及以5G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他們的共同特點在于:1)未來的蛋糕很大;2)產業拐點即將到來或已經到來;3)產業鏈都在中國,有廣闊的發展機遇,未來將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構成部分。
“科蜜”代云鋒曾在朋友圈中寫道:喬丹講得很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愛科比,因為你永不放棄,永遠要做到最好,偏執地追求你熱愛的東西,傾其所有,而這些品格激勵了身邊所有喜歡你的人。
偶像的似火熱情、如鐵堅韌,長久感染著代云鋒。他曾在路演PPT中摘錄了李錄《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中的一句話,希望與各位投資者共勉:人生的意義就是獲得真知,并以此讓個人、社會、世界變得更加富足、公平、進步、美好。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文不代表公司管理產品的投資策略,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