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科技的江蘇實踐”研討會在江蘇蘇寧銀行召開
6月28日,為切實落實國家對于小微金融服務的要求,總結江蘇金融科技促進小微金融數字化、推動小微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和思路,由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主辦、江蘇蘇寧銀行承辦的“小微金融科技的江蘇實踐”研討會召開。30余位省內知名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大學,科技公司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江蘇省是經濟大省,經濟總量長期處于全國第二位,中小微企業超過300萬家。江蘇省也是金融大省,江蘇小微金融發展也十分迅速。2020年末,江蘇銀行業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31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分別占全國的10.09%、10.02%,位居全國前列;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70.54萬戶,比年初增加44.41萬戶。金融科技在江蘇小微金融的全流程實踐中應用頗深,從客戶身份識別、反欺詐、授信審批、貸中監控、貸后預警,都有深度的應用。不少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打造了一批江蘇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微金融科技產品,在各自的小微金融創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基于金融科技的支持,江蘇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研討會上,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做了主題為《科技驅動的小微金融實踐》主旨演講,他認為普惠金融其內涵在于廉價金融,即適當的融資利率、較低的服務收費、簡便的操作,通俗來講,就是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的金融服務。他從江蘇蘇寧銀行的普惠金融探索、小微金融科技實踐、小微金融服務案例講述近年來江蘇蘇寧銀行小微金融的實效。據了解,剛剛成立四周年的江蘇蘇寧銀行,堅持“研發立行”,通過金融科技賦能小微金融服務,目前已服務20萬小微客戶。今年一季度,該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新增占比113.37%,在全市法人銀行機構排名第一,切實貫徹了銀保監會關于小微企業的“兩增”要求。
 
 
圖: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
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吳鯤認為,科技創新是普惠業務發展的破局之道,而在銀行科技創新過程中,數據治理、業務流程、工具與技術、管理與聚合這四個領域既是銀行數字化創新的主要發力方向,也是亟待解決的痛點之所在。交行依托金融科技和數據賦能,搭建了數字化經營的基礎能力平臺,并不斷積累數據資產,賦能基層展業。其通過產品、渠道、隊伍、數據等全方位資源整合,從條線銀行向交易銀行轉型,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圖:交通銀行江蘇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吳鯤
作為農商行的代表,常熟農商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陸鼎昌從業務技術、管理體系、案例等方面介紹了該行普惠金融的實現路徑。小微金融業務想要實現“普”和“惠”,依賴于風控技術。常熟農商行建立了風控閉環管理體系,采用遠程風控與現場風控相結合,模型和專家相結合,人防、制防和技防相結合,以及等級與權限相結合的多維度風控。
 
 
圖:常熟農商銀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陸鼎昌
本次研討會,還邀請了江蘇省聯社副主任湯宇、東南大學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清烈,以及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紫金農商銀行、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聯合征信、南京市焦點互聯網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南京市華博互聯網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江蘇銀承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農股份有限公司、開鑫科技、東吳證券、東海證券、蘇寧金融等業界專家、學者蒞臨。研討會現場,30余位專家展開了激烈的探討,共同探索江蘇小微金融的特色模式。
 
 
圖:部分與會代表
未來小微金融科技在提升小微普惠金融服務方面大有作為,不同的金融機構也根據各自的定位、資源、風險承受能力做出了積極的嘗試,誕生了一批特色產品。普惠金融發展,需要不同金融機構攜手,未來的普惠金融服務也一定會是百花齊放、多層次發展。據悉,研討會旨在搭建一個平臺,讓江蘇的小微金融業密切彼此的聯系,履行普惠金融的使命,促進攜手發展好江蘇的小微金融事業。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