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手記】基金投資的“長期主義”
【基金經理手記】基金投資的“長期主義”
農銀安瑞一年持有(FOF)(011593)基金經理 羅文波
一時間,“長期主義”已經成為市場最時髦的投資行業用語,大家都說“長期主義”或“長坡厚雪”。但如何做好資產配置的“長期主義”,大家談的相對較少。
所謂“長期主義”,其實就是對投資確定性的一種詮釋。在投資中,資產配置的集中與分散一直是大家糾結的點。
有俗語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實踐中很多基金經理卻強調,自己看準的機會一定會重倉。這種分歧背后其實就是投資確定性的演繹,確定性高的機會要重倉,不確定的機會要盡量分散。
對于基金投資來說,確定性來自源于兩個,一是管理基金的基金經理;二是基金經理所能投資的領域。
基金投資如何提高確定性?曾經有位基金經理給出了很好的詮釋框架。
第一,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自洽?也就是他是否能做到知行合一。
第二,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穩定?歷史的中長期業績是否穩健。
第三,投資者投資體系和價值觀是否與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和價值觀匹配?
換言之,就是投資時間與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是否匹配。如果恰好碰到一位以上三點與投資者契合的基金管理人,做他的基金的長期持有人,豈不快哉。
對于投資的行業來說,長坡厚雪的背后是經濟結構與國家競爭優勢的映射。
以投資為增長主導的經濟體,重資本投入的行業是堆積雪花的領域。經濟增長變慢,消費與醫療可能就成為堆積雪花的最長坡。
以科技為主導的經濟體,科技的紅利可以持續數十年。具有成本優勢的國家,重配貿易主導的行業,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基金持有的長期主義框架就基本完善了。找到一位或者數位適合于自己的基金經理,把資產投資于符合當前經濟增長結構的長坡厚雪的基金中,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做一個基金投資的長期主義者,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