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反彈調查:醫藥主題領跑 專家稱投基需兼顧回撤控制能力
近期市場迎來小幅反彈,有投資者反映,之前被套的部分基金終于解套了。《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反彈行情中,市場分化嚴重,板塊蹺蹺板效應明顯。由于有外圍疫情擾動等因素,資金主攻醫藥主題,相關基金也沖在反彈隊伍的前列,這或許給投資者后期搶反彈提供參考。
醫藥類基金成反彈急先鋒
2021年3月10日以來,截至5月20日,上證指數漲幅4.4%,深證成指上漲了 7.86%,創業板指上漲了19.37%。觀察3月10日反彈以來基金的凈值增長發現,凈值增長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九只是醫藥類基金 (剔除分級、A/C只算其一),他們是中信建投醫改、東吳智慧醫療量化策略、中信建投醫藥健康、長盛養老健康產業、南方醫藥保健、華安醫療創新、工銀瑞信前沿醫療,以及季報顯示重倉醫藥的工銀瑞信豐盈回報、同泰競爭優勢。可見,醫藥類基金霸榜了反彈領頭羊的位置。
其中,排名第一的中信建投醫改,3月10日至5月20日的業績增長了43.6%、其余八只醫藥類基金的漲幅也均超過了30%。近幾個月,印度、巴西疫情擾動市場,這成為醫藥類基金業績反彈的主要原因。不過,雖然上述基金近期反彈幅度較大,但春節后的調整行情中回撤也很明顯,比如中信建投醫改2月18日-5月20日的最大回撤高達28%,工銀瑞信豐盈回報的最大回撤也達到27.34%。
另一方面,記者發現有少數基金,雖然3月10日以來的反彈漲幅不冒尖,但在春節后的調整行情下回撤仍然可控。Wind資訊顯示,中銀證券瑞益、中銀證券新能源3月10日以來反彈幅度超過18%,而春節以來的最大回撤僅有9%左右;廣發東財大數據精選反彈幅度為16.54%,最大回撤6.22%;嘉實新優選反彈了 16.08%,最大回撤3.47%;諾德策略精選3月10日以來的反彈幅度超過16.01%,最大回撤為8.34%。(見表)

基金要選股能力和回撤控制力并重
盡管市場前期出現了一定的反彈,但信心仍然不足,接下來的基金該如何選擇呢?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A股市場步入價值投資、精選個股的時代,自下而上研究將更為重要,投資者選擇基金品種進行投資,要選擇其中選股能力較強、對自下而上選股更為看重的基金以及回撤控制能力較強的基金。”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展望2021年,我們對于市場保持謹慎樂觀。從基本面來看,隨著疫苗大規模接種,群體免疫可期,全球經濟有望向上形成共振,基數效應使得盈利實現較高增長確定性較強,龍頭公司利潤均創新高。資金面看,雖然部分投資者擔心流動性邊際收緊,但我們認為從復蘇高度來看言之尚早,資金面難以出現斷崖式回落,盈利增長將跟上估值提升。”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表示,“A股方面,當前股票隱含的風險補償依然不夠,季度維度市場缺乏向上系統性機會,主要指數估值畸高,矛盾緩解支撐市場向下空間亦有限,短期依然是震蕩市。結構上,未來一個季度宏觀場景仍處于 ‘剩余流動性收縮+經濟有韌性’階段,該場景下銀行、白酒,以及新能源車鋰電和地產竣工鏈或仍將有反復表現的機會。”記者 王金萍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