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人壽理賠報告發布大眾重疾保障缺口明顯
近日,友邦人壽公布了《2016-2020年度理賠報告》。報告顯示,近5年來,友邦人壽累計賠付總金額約為75億元,其中重疾賠付占40.4%,理賠總件數約為157萬件,近年來理賠件數與金額均呈現較大增長,2020年較2016年理賠件數增長約為132%,2020年理賠總金額達到歷年最高,較5年前增長近222%,其中重疾理賠的增速更是高達281%。
中青年成為重疾理賠“重災區”
按年齡分布看,31歲至45歲與46至55歲的中青年人成為重大疾病出險的高發人群,占比分別高達51.5%和29.7%。中青年人作為家庭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罹患重疾對家庭生活影響巨大。友邦保險專家建議,中青年人群配置足額的重疾保障刻不容緩,購買重大疾病保險也要趁早,一般來說,年紀越輕重大疾病保險的保費也就越便宜,而且年輕時身體狀況也會相對更健康,保險公司更容易承保。
重疾保額缺口明顯 提升保障刻不容緩
雖然5年間,近96萬客戶獲得了友邦保險的理賠款,但重疾保障額度缺口明顯仍是不爭的事實,其中71.2%的重疾理賠額不足20萬元。而在江蘇市場,友邦客戶仍有近64.5%的重疾理賠額不足20萬元。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絕大多數的重大疾病并非不可治愈,一旦罹患重疾,不足20萬元的保障額度根本無法滿足客戶對于重疾出險后的資金需求。對此,友邦保險專家建議,科學的重疾保額,應綜合考慮重疾首年治療費用、5年期間后續治療費用、5年內收入損失、治療費用上漲等因素,“配齊”重疾保障額度很重要。
保險將成必需品 險企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保險業發展需要逐漸彌合我國在重大災害、重大疫情、養老、醫療等方面的保障缺口。在“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保險將逐步成為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雖然,近五年我國保險市場尤其是重疾險市場發展迅猛,但數據表明,中國保險深度與密度兩大指數分別為4.3%和430美元/人,與世界平均值7.17%和819.99美元/人仍有不小的差距。隨著市場對保險產品需求趨于多樣化,險企供給側改革,尤其是重疾系列產品革新勢在必行。
友邦“友如意”重疾保障計劃上市
友邦保險持續關注客戶個性化重疾保障需求。隨著“重疾新規”的正式實施,推出全新一代重疾保障計劃:友邦“友如意”重大疾病保險系列產品,通過開創性的“核心保障+個性化配置”組合形式,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制重疾保障的可能。同時,友邦“愈從容”重疾專案管理服務和“健康友行”APP同步升級,全面完善一站式健康管理方案,繼續為客戶提供覆蓋健康管理前、中、后期的全方位保障與服務,助力客戶實現“健康長久好生活”。(吳珂 孫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