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詣:緊盯結構性機會
緊盯結構性機會
農銀匯理基金投資部負責人 趙詣
流動性預期的邊際變化是近期市場波動率抬升的重要原因。隨著全球經濟共振復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通脹預期升溫,推動美債長端利率大幅上行,加劇了市場對于流動性收緊的擔憂,全球科技及高估值白馬等板塊對流動性預期的邊際變動更為敏感,因此回調幅度較大。
但整體來看,全球貨幣政策維持寬松,財政刺激也持續加碼。美國總統拜登已于3月11日簽署了1.9萬億美元的紓困法案。同日,歐央行也決定維持1.85萬億歐元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且下季度的購買速度將顯著加速。
國內方面,當前仍處于通脹上行初期,不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明顯制約。央行近期持續小額高頻操作,精準調控資金面,并對MLF等額續作,LPR利率也連續11個月按兵不動,貨幣政策也仍未出現收緊的信號。并且在政策不會急轉彎的前提下,中期內發生系統性變化的概率不大。
資金層面,隨著近期市場逐步企穩,北上資金入場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配置盤資金平穩大幅流入。與此同時,新發基金規模雖受情緒擾動有所回落,但存量基金方面短期贖回規模則相對有限,無需過度擔心贖回帶來的負反饋效應。
因此,盡管短期內市場風險偏好較弱,市場整體震蕩,但在經濟復蘇、企業盈利改善、流動性環境整體寬松的情況下,市場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從市場投資機會來看:
補短板方向:科技產業政策層面更加強調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技制造領域的投入將持續加大,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半導體、北斗為主的補短板的高端制造業方向。
“碳中和”勢在必行,能源電力行業是突破口。發電及供熱是我國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約占到總排放量的一半,能源電力行業控排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
從能源變革角度來看,風能、光伏是未來電力生產側主力軍,逐步邁向存量替代階段;電網側方面,碳中和轉型支撐,助力能源結構轉型;用電側方面,車輛全面電動化,推進碳中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