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乘風破浪的長跑型基金 用長期視角看待預期收益率
不懼調整 乘風破浪
我們,依靠投研和專業,穩扎穩打;
我們,不懼短期的調整,乘風破浪;
我們,堅信長期的力量,拾級而上……
“投資比的不是進攻,而是防守?!比A爾街一線基金經理的話猶言在耳,A股市場近期的下跌已使得投資者無所適從。
然而,短期的風浪并不能阻止前行的步伐。在投資這場馬拉松里,就有這么一批績優基金產品,他們經歷過牛熊轉換,在下跌時抗住壓力,用時間的力量,跑贏同類基金產品,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長跑型選手。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在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指引下,我們聯合第三方機構,特別策劃了本期“乘風破浪的我們”基金特刊,挑選出投資經驗豐富、能力全面、回撤控制能力強的績優基金經理,以及經得起歷史和投資人檢驗的優秀基金產品,供廣大投資者參考。 本報記者 王金萍
掘金乘風破浪的長跑型基金
用長期視角看待預期收益率
“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蓖顿Y大師巴菲特的話猶言在耳,A股上證綜指牛年以來已經遭遇了一波超5%的下跌,絕大多數基金的凈值也不可避免的下滑。
然而,回顧歷史上A股的數次大跌,優秀的基金總能乘風破浪,重整旗鼓后繼續前行。從1998年3月第一只基金成立,到2021年2月,優秀的基金能夠從1元的凈值最高漲到19元,上證指數漲幅只有1.8%左右,而績差基金卻仍在0.5元的凈值以下徘徊。
市場調整時更顯長跑型基金的可貴。但如何找到優秀的長跑型基金呢?我們拉長視野,統計最近36個日歷月和60個日歷月滿期運作的基金,盤點近三年和近五年內年化回報靠前的優秀基金,以及他們背后的管理人,供廣大投資者參考?;蛟S,“炒股不如買基金”太寬泛,“炒股不如買優秀基金”更準確。
醫藥類霸榜三年期基金
2018年A股受到貿易摩擦以及去杠桿的影響,滬深300指數全年下跌約25%,中證500指數全年下跌33%,然而,績優基金依舊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成立滿三年的284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近三年年化回報率平均為23.36%(A/C分開計算)。排名第一的招商醫藥健康產業,近三年年化回報率高達45.48%,遙遙領先于最后一名45.99個百分點,基金經理李佳存從2015年初成立時一直管理至今,提前埋伏了不少優秀的醫藥公司。
觀察發現,得益于近兩年醫藥板塊的崛起,近三年年化回報率排名靠前的不少是醫藥類基金,比如,上述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三的廣發醫療保健、排名第六的交銀醫藥創新、排名第七的農銀匯理醫療保健主題,排名第九的上投摩根醫療健康、排名第十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都是醫藥類基金中的佼佼者。

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體回報率較普通股票型基金略低,近三年年化回報率平均為21.45%。成立滿三年的60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是中歐醫療健康A,基金經理葛蘭從2016年9月基金成立時一直管理至今,近三年年化回報率為44.87%,領先于最后一名55.74個百分點。排名第四的融通醫療保健行業A、排名第五的大摩健康產業、排名第六的富國醫療保健行業A、排名第八的博時醫療保健行業A,也均是醫藥類基金,近三年年化回報率均超過42%。
此外,受益于權益市場的向好,成立滿三年的1547只債券型基金中,近三年年化回報率排名前三的有2只都是可轉債,分別是鵬華可轉債A和華夏可轉債增強A。
五年期基金更考驗管理水平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如果說三年期排名會有一些市場板塊輪動的因素在內,那么五年期排名則更能凸顯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成立滿五年的16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近五年年化回報率平均為20.47%(A/C分開計算)。排名第一是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經理肖楠從2012年9月開始管理,近五年年化回報率為37.22%,排名第二的是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排名第三的是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近五年年化回報率都在35%以上,此外杜洋管理的工銀瑞信戰略轉型、歸凱管理的嘉實新興產業、趙蓓管理的工銀瑞信前沿醫療A的近五年年化回報率也均在32%以上。

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整體回報率依舊較普通股票型基金略低,近五年年化回報率平均為18.37%?!洞蟊娮C券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成立滿五年的48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是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近五年年化回報率為39.39%,領先于最后一名42個百分點。排名第二的仍是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近五年年化回報率為38.55%,緊隨其后的是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焦巍管理的銀華富裕主題、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近五年年化回報率均超過34%。
可以看到,五年期基金中有不少明星基金經理的身影脫穎而出,比如易方達的肖楠、張坤,嘉實基金的歸凱,工銀瑞信的趙蓓,中歐基金的周應波,信達澳銀的馮明遠等。5年內,上證綜指從2016年3月1日的2733.17點,到2021年2月26日的3509.08點,漲幅28.4%,年化回報率僅為5.7%。而優秀的基金在明星基金經理的執掌下能夠取得遠高于A股的業績,“炒股不如買優秀基金”再次得到印證。
此外,成立滿五年的698只債券型基金中,近五年年化回報率排名靠前的是諾安雙利、鵬華可轉債A、匯添富可轉債A、西部利得穩健雙利A、匯添富可轉債C,近五年年化回報率均超過10%。
擦亮眼睛分辨基金優劣
實際上,市場上數千只基金也存在良莠不齊的狀況。比如近三年內A股指數雖然是上漲的,但民生加銀精選卻下跌了20.59%,年化回報為-7.39%,該基金2010年初成立,經過11年的運作,凈值仍然在1元以下,著實令人唏噓,此外光大優勢近三年也下跌了12%,年化回報-4.17%。近五年上證綜指漲幅28.4%,但是華商新動力、金鷹核心資源、華商未來主題近五年年化回報率均為負。從凈值來看,更有銀行系旗下的核心價值基金自2005年成立至今,凈值仍在0.5元以下徘徊,投資者回本遙遙無期。
看來,長期投資固然重要,選擇優秀的基金和基金經理才能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劉亦千表示,在深挖行業內的增長痛點及成長潛力的同時,注重基金凈值回撤的控制能力。產品選擇上要深挖基金經理的“能力圈”。具體方向上,關注回撤控制力強、性價比高的穩健型產品,基金具體倉位上,近期偏向低估值、藍籌板塊,如金融地產、商業貿易、必選消費,或大盤龍頭等板塊。
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有業內人士建議,此時更應該相信專業的力量,給投資經驗豐富、能力全面、回撤控制能力強的績優基金經理更長的時間進行專業的運作,用時間換取投資增值。此外,增配新基金也是應對市場波動的一個方法。新基沒有持倉的負擔,手握大把現金,面對波動反而可以擇機進行建倉,市場的回調恰恰為新基建倉提供了好機會。
記者 王金萍
乘風破浪的我們
嘉實增長(070002)26倍的業績成長傳奇
硬核業績 >>>
嘉實增長被認為是業績成長傳奇,是嘉實基金最具代表性的成長風格基金之一。截至2021年3月12日,嘉實增長累計上漲近26倍。在被認為具有“奧斯卡”之稱的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中,嘉實基金總計斬獲8次金牛獎。
而在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公募基金長期業績排名榜單》中,在提供一年期業績的基礎上,突出三年期、五年期、七年期、十年期與十五年期的長期業績與年化業績,每類基金不同時間段最多選取20只基金。從一年期到十五年期6個時間段全部上榜的基金僅有三只,嘉實增長便是其中之一,凸顯其各個階段穩健優異的業績表現。
據了解,嘉實增長基金的投資目標主要為具有高速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這在十多年前更看重價值型投資的公募基金領域并不多見。盡管17年來經歷多位基金經理管理,但始終秉持成長投資理念,通過尋找細分行業龍頭或大行業中的小型潛力公司,成為嘉實增長長期以來業績優異且穩健的主要原因。
Wind數據顯示,從2004年4月至2015年7月,嘉實基金股票投資業務聯席CIO邵健管理嘉實增長基金超過11年,任職回報率為 768.11%,任職年化回報率為21.16%。邵健還創造了國內公募基金行業任職期間管理單只基金年限最長的紀錄,并在2015年初使嘉實增長復權凈值突破10元,成為中國公募基金歷史上第二只復權凈值超過10元的基金。
公開數據顯示,嘉實增長現任基金經理歸凱目前擔任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他有超過13年證券從業經驗,是典型的長期投資主義者。歸凱強調以股東心態做投資,賺業績成長的錢,較少參與風格或主題輪動。他表示,投資的核心是企業內在價值的持續增長,在投資理念上,會從商業模式、競爭優勢和產業趨勢三大維度出發,以更長投資視野投資于具備成長能力的優質公司。
管理人亮點 >>>
嘉實基金自成立以來,為投資人奉獻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優質旗艦產品。除了嘉實增長外,還有嘉實滬港深系列、帶有持有期的嘉實“瑞”系列,以及包括嘉實多元等在內的嘉實“固收+”等。截至2020年底,嘉實基金僅公募產品就已累計為投資人創造利潤超2600億元,更有58只產品成立以來漲幅超過100%;24只產品成立以來漲幅超過200%。
乘風破浪圖譜 >>>

乘風破浪的我們
匯添富優勢精選(519008)15年20倍的超級?;?/strong>
硬核業績 >>>
作為匯添富基金“開山之作”的匯添富優勢精選,成立15年多來以超20%的年化收益為一路跟隨的投資人創造了靚麗的長期業績回報,也印證了匯添富基金“選股專家”的名不虛傳。
匯添富優勢精選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匯添富基金發行的第一只產品,截至春節前(2021年2月10日),累計收益率高達2311%,不僅是匯添富基金最閃亮的星,也是公募行業不可多得的20倍牛基。
15年間,匯添富優勢精選共經歷4位基金經理管理,業績始終保持穩定,現任基金經理王栩自2010年2月接手以來,10年多的時間里已經取得了286.55%的任職總回報。目前王栩還管理著匯添富美麗30、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匯添富外延增長主題等基金,同時擔任著匯添富基金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總監等職務。
接受采訪時王栩曾說過,他的夢想就是通過投資來感受這個時代,看到企業一步步成長起來,他會感到格外的愉悅。
管理人亮點 >>>
后發而先至,成立于2005年的匯添富基金在公募基金公司中起步不算早,但憑借著一股子“狼性”一路披荊斬棘,二八年華已經在全行業中名列榜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匯添富基金以5501.62億元的公募總規模(剔除貨幣型基金)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
這無疑要歸功于匯添富成立伊始即樹立的清晰的投資理念:以深入的企業基本面分析為立足點,挑選高質量證券,把握市場脈絡,作中長期投資布局,以獲得持續穩定增長的長期投資收益。
在2021新年致全體員工的信中,匯添富基金董事長張暉這樣寫道:做投資這么多年,越來越感覺“可復制性”和“累積性的力量”是無比的重要。
為了更好的捕捉“可復制性”和“累積性的力量”,匯添富建立起包括醫藥、消費、TMT等優勢行業在內的垂直一體化的投研組織架構,從行業總監、到基金經理、再到研究員都將研究在小組內部充分分享和討論,再將成果匯總給整個投資團隊,形成了比較好的協同效應。同時,匯添富基金堅持每年從應屆畢業生中遴選人才苗子加以培養,許多明星基金經理,包括王栩、胡昕煒、雷鳴、勞杰男、楊瑨等大多是內部培養的,陸續成為了匯添富基金奮勇前行最大的底氣。
乘風破浪圖譜 >>>

乘風破浪的我們
南方智慧精選(004357)與價值創造能力強的公司共成長
硬核業績 >>>
截至2020年四季度,南方智慧精選自2017年 3月 27日成立以來累計上漲159.08%,比同期大盤多賺152.85%,穿越市場震蕩,長跑業績優異。
基金經理李錦文選股能力出眾,南方智慧精選在其管理期間,連續9個季度定期報告披露重倉股均含牧原股份,期間股價翻4倍;連續4個季度重倉立訊精密,期間股價漲幅251.45%;連續5個季度重倉邁瑞醫療,期間股價漲幅162.50%;連續5個季度重倉五糧液,期間股價漲幅150.77%。
基金經理李錦文堅持選擇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的標的進行長期投資,一直以客戶利益至上為投資準則,截至2020年四季度,其在管產品成立以來均跑贏同類基金指數及大盤。(見下圖)

李錦文的投資特點是權重分散,即行業不做極端配置,穩健、成長、低估值均有所配置?!坝米錾?,當長期股東的視角,與價值創造能力強的公司共同成長。”其擬任基金經理的南方遠見回報股票基金已于3月10日起重磅發行。南方遠見回報將追尋經濟復蘇的腳步,精選能夠穿越周期的優質公司,以投實業的視角與企業共成長,力爭長期超額回報。
管理人亮點 >>>
南方基金公司作為國內首批規范的基金管理公司,是我國“新基金時代”的起始標志。目前,南方基金實現了投研一體化聯動:權益研究部成員涵蓋清華、北大、麻省理工學院(MIT)、哥倫比亞大學等復合學科背景的優秀研究員,助力研究成果轉化為基金業績。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方基金母子公司合并資產管理規模約1.4萬億元,服務客戶總數超1.4億,已發展成為產品種類豐富、經營業績優秀、資產管理規模位居前列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真正成為了“萬億資金擁戴,過億客戶信賴”的基金公司。
乘風破浪圖譜 >>>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指數數據來自Wind,截至20201231;南方智慧精選近2年排名71/450,分類采用 “混合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 (股票上下限0-95%+基準股票比例60%-100%)(A類)”,排名和評級來自銀河證券,截至20201231。
乘風破浪的我們
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001410)短中長期業績均優秀
硬核業績 >>>
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是一只短中長期業績都很優秀的基金。海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26日,該基金近五年的收益率達到351.65%,在同期138只主動股票型基金中高居第3位。在2020年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評選中,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更是憑借突出的長期業績表現,榮獲“三年期開放式股票型持續優勝金?;稹?。
不僅長期投資實力十分突出,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在短期的震蕩市也很抗跌。該基金主要投資于科技、新能源方向的產品,在近期的市場調整中,這兩個板塊都表現出了較好的抗跌屬性。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新能源指數和申萬電子行業指數農歷新年以來下跌幅度分別僅為6.63%和1.18%。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的基金凈值也僅是從牛年初的3.74元,調整到3.58元,跌幅僅為4.28%。
從該基金的四季報可以發現,該基金持倉極度分散,前十大重倉股比例僅為23.05%,極大分散了個股下跌帶來的凈值影響。值得欣喜的是,基金經理馮明遠在2020年4季度增持了部分傳統周期產業相關公司,而以有色金屬為代表順周期板塊自牛年開啟以來,表現相當強勢。
馮明遠既能在市場好的時候取得好收益,也能在市場下跌的時候展現出較好的抗跌屬性,這源于其十年如一日對投研賽道的專注和勤奮的投研習慣。自2010年馮明遠開始投資研究起,他的重心始終聚焦在科技板塊,研究科技行業占據了他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之后隨著管理規模的增加,他的研究范圍逐漸增加了一些偏周期的行業。工作10年來,馮明遠堅持通過調查研究積累對上市公司深入認知。因為堅持分散投資規避風險的投資風格,長期以來他關注追蹤的上市公司達二三百家。
管理人亮點 >>>
信達澳銀基金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5日,總部設在中國深圳。公司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澳洲聯邦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康聯首域集團有限公司(EastTopcoLimited)共同發起,是國內首家由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澳洲在中國合資設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2015年5月22日,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受讓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權,與外方股東共同持有公司股份。
乘風破浪圖譜 >>>

乘風破浪的我們
銀華盛世精選(003940)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為35.47%
硬核業績 >>>
由雙金?;鸾浝砝顣孕?、張萍管理的銀華盛世精選 (003940),是一款主攻“消費+科技”的基金,長期業績優秀。根據托管行的復核數據,自2016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29日,銀華盛世精選自成立運作的四年多來,累計回報為247.87%,成立以來幾何平均收益率為35.47%;此外,分階段來看,該基金近1年、近2年、近3年的累計回報均大幅跑贏同期業績基準,且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均為前5%,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回報及良好的投資體驗。
銀華盛世精選之所以能夠在消費、科技兩大領域游刃有余,主要得益其背后的雙金牛基金經理團隊——以科技成長投資見長的基金經理李曉星、深耕消費領域十余年的消費女神張萍,兩人通力合作打好配合戰,在各自的能力圈領域精選好股并長期持有。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銀華中小盤,在李曉星2015年接管至今已連續五年榮獲金牛獎,2018年張萍加入管理期間兩度榮獲金牛獎。
管理人亮點 >>>
銀華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注冊資本2.222億元人民幣,是一家全牌照、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業務涵蓋公募基金管理、社?;鹜顿Y管理、私募資產管理、養老金管理、QDII等多個領域。銀華基金以做 “受人尊敬的資產管理公司”為目標,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公司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打造了專業、嚴謹、科學、高效的投研體系,建立了強大的投研團隊,投資業績長期持續優秀。銀華基金憑借科學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持續穩健的投資業績、嚴謹合規的風險控制以及堅持創新的產品設計理念,先后7次榮獲”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稱號,并多次獲得獨立專業機構高度評價,累計獲得各類獎勵280多項,為持有人帶來了可持續的穩健投資回報。截至2020年底,公司管理各類資產規模超過9000億元。
乘風破浪圖譜 >>>

銀華盛世精選的歷史回報VS業績基準
注:基金業績、成立以來幾何平均收益率、同類排名來源:銀河證券;業績基準數據來源:Wind;截至日期:2021.1.29,業績數據已經托管行復核;銀華盛世精選分類:混合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基準股票比例30%-60%)(A類)
乘風破浪的我們
華寶創新優選(000601)年化回報超30%的五星基金
硬核業績 >>>
自基金經理代云鋒2017年10月接手以來業績持續走高,近三年(2018-2020)累計收益率為156.74%,年化回報率為36.89%(數據來源:Wind資訊)。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末的近1年回報為94.84%,業績排名同類前5%區間;近2年、近3年回報分別為235.95%、156.74%,均排同類前4%區間,榮獲銀河證券五星基金最高評級和海通證券5年期五星最高評級。
這無疑要歸功于代云鋒成熟的投資框架與安全邊際上的準確把控:通過不斷尋找符合“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標準的“三好學生”和捕捉價格與價值的剪刀差,發掘價值持續增長的企業,持續優化投資組合。歷經不同行情考驗后,代云鋒的投資能力也得到機構廣泛認可。據2020年半年報,華寶創新優選的機構投資者占比達30.73%;總持有人戶數17.79萬戶,較2016年底增23.72倍。
代云鋒管理的另一只基金華寶服務優選自他2020年2月12日接手以來也業績不俗,投資回報達60.51%,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漲幅僅12.48%(截至2020年末)。
管理人亮點 >>>
成立18年來,華寶基金在產品上多點發力,四面開花,屢屢斬獲不俗的投資業績。
在主動管理領域,銀河證券統計顯示,華寶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有21只產品于2020年度業績回報率超過50%,其中華寶穩健回報、華寶大盤精選、華寶創新優選的區間收益均超過90%。截至2020年末的最近兩年,華寶基金旗下多達2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區間收益率超100%。這與華寶基金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流程密不可分。據悉,華寶基金已在權益投資上實現了消費組、TMT組、ESG組、周期組等多個團隊制的清晰劃分,由此實現專業聚焦和深度挖掘,不只靠基金經理的獨自摸索。
在ETF領域,銀河證券數據顯示,2020年度,“抗疫第一基”醫療ETF(512170)場內大漲86.75%,成為當年度最賺錢的“醫藥醫療類”ETF,同期軍工ETF(512810)、科技ETF(515000)、券商ETF(512000)也均有不俗的賺錢效應。銀行ETF(512800)、電子ETF(515260)也都成為各領域的龍頭產品。持續深耕下,華寶基金ETF管理規模短短一年激增125%,2020年底達1810.04億元,成為國內ETF管理規模第二大基金公司。
貨幣基金領域更不消多說,“場內貨基之王”華寶添益早已深入人心,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其最新規模為1469.75億元。
憑借著出色的投資業績和良好的品牌口碑,華寶基金2020年末公募管理規模已接近3000億元,較上一年幾乎翻番。
乘風破浪圖譜 >>>

乘風破浪的我們
華夏創新前沿(002980)深耕科技賽道的績優基金
硬核業績 >>>
Wind數據顯示,華夏創新前沿成立于2016年9月7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夏創新前沿基金 2020年內漲幅達86.27%,自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到149.60%,同期業績收益比較基準是36.65%,超額收益達112.95%。
管理人亮點 >>>
2018年1月17日,華夏創新前沿迎來了新任基金經理林晶。她是華夏基金投資研究部執行總經理,也是業內的一位資深老將。據Wind數據,林晶,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具有超過15年的研究和投資經驗。2005年7月加入華夏基金,曾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
眾所周知,2018年市場整體表現慘淡,科技股更是其中的領跌板塊。但是時至2020年底,林晶取得了接近150%的收益,任職年化回報逾35%,在同類型基金中名列前茅,且大幅跑贏業績比較基準112個百分點。
作為深耕科技賽道的“成長女王”,林晶有她獨特的見解。林晶認為,簡單的P/E(數據)并不能準確衡量所有科技股的估值。處于不同產業周期、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股,其業務特征和財務特征都是不同的,對應到股票的投資策略和估值體系也應當有所不同。
另一位基金經理屠環宇,是新生代的基金經理代表。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人物,高考數學滿分、清華本科特等獎學金與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獎學金獲得者,2015年加入華夏基金,曾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等,現任華夏創新前沿基金經理。
屠環宇認為,科技行業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是由一輪一輪的產業周期組成的,一個大的科技周期可能長達5-10年,在不同時間點上、在產業鏈不同環節上,都具備很多投資機遇。在研究的過程中,屠環宇會觀察產業所處的具體階段,對一個產業從萌芽起步時期就開始學習研究,然后跟蹤陪伴他進入成長初期、快速成長期、成長后期和成熟期,用一套相對系統性的投資框架去把握不同階段下的投資機會。
從華夏創新前沿的基金持倉情況看,這只基金的科技成長色彩十分濃重。據2020年基金四季報,華夏創新前沿超配了云計算與企業級服務、消費電子、光伏與新能源車等行業。其中,略微減倉了因疫情漲幅較大的生物醫藥、云計算等板塊標的;略微加倉了疫情短期受到沖擊、長期發展前景和公司競爭力很確定的光伏、新能源車、消費電子、計算機軟件等板塊的優質公司。該基金將以確定性的全球科技產業趨勢為核心,長期挖掘并持有優質公司,從而分享科技龍頭的成長收益。
乘風破浪圖譜 >>>

乘風破浪的我們
中銀新回報A(000190)追求長期穩健的絕對收益
硬核業績 >>>
基金年報數據顯示,中銀新回報A自2015年7月17日由中銀保本二號轉型以來,至2020年底,每一完整會計年度都實現了正收益,2016年-2020年每年的回報分別為2.2%、12.17%、0.75%、13.44%和18.01%。2016年滬深300指數跌幅達11.28%,2018年跌幅更是高達25.31%,而當年的中銀新回報A均逆市上漲。
管理人亮點 >>>
牛年開年以來,A股遭遇大幅回調,前期炙手可熱的“抱團股”殺跌,不少權益類產品的投資者損失不小。尤其是在本輪牛市中“跑步進場”的新基民們,更被突變的行情打了個措手不及。中銀基金建議,在當前震蕩行情下,投資者可以考慮增加穩健型產品配置,如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以平衡風險、降低組合的波動率。
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并非不虧錢或保本,而是力求在嚴控風險和回撤的基礎上爭取持續獲得正收益。這類產品不從相對收益出發,不太關注超越基準,不去和市場其他的產品比收益率和排名。在2019、2020年這兩年權益大年里,絕對收益類基金的表現,似乎不如偏股權益類基金那樣亮眼。但拉長時間看,絕對收益類基金追求每年正收益,回撤與波動更小,避免了持有人心情隨著行情上下震蕩,其持有體驗要好于追求相對收益的基金。同時,得益于復利效應,長期收益也十分可觀。中銀新回報A定期報告顯示,自2015年7月17日轉型以來,至2020年末,每個完整會計年度均實現正收益,即使在2016年、2018年的下跌行情中,仍然逆市上漲。
如何追求長期穩健的絕對收益?中銀基金絕對收益團隊的策略是:基于公司大類資產配置研判,自上而下逐一分解投資范圍內各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推演股債等各類資產的投資邏輯。具體運作中,通常以固收資產打底,同時捕捉權益機會,并輔以打新增厚收益。
中銀新回報基金經理李建也是中銀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和絕對收益團隊負責人,其管理的產品多次攬獲金牛獎、金基金獎、明星基金獎和晨星獎,實現了權威獎項的“大滿貫”。他表示,追求絕對收益的基金具有一定的普適性,不僅適合風險偏好不高且追求一定預期收益的投資者,對于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而言,也可在組合中適當配置,以平衡組合風險。
乘風破浪圖譜 >>>

(中銀新回報A累計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歷史走勢對比圖,2015.7.17~2020.12.31,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