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謀創新 求實效 ——2020年度江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再創佳績
2020年,江蘇銀保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銀保監會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和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決策部署,主動謀劃、開拓創新、凝聚合力,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進一步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一、重引領強鞭策,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強化監管推動。制定下發《關于深化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銀行業和保險業支持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考核評價實施細則》等政策文件,通過監測通報、約談督查、會議推動等方式,督促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優化信貸結構,健全長效機制,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深化工作實效。2020年末,江蘇銀行業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31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占比較年初上升1.72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余額1.8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58%;全年新增小微企業戶數中首貸戶占10.58%;累放無還本續貸金額1695億元,較上年增長109.53%。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比年初增長41.61%,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5.86個百分點;貸款戶數170.54萬戶,比年初增加44.41萬戶;貸款平均利率5.21%,較上年下降69個BP。
二、促對接優服務,引導金融資金精準“滴灌”
開展“百行進萬企”升級擴面行動。2019年作為全國試點,江蘇銀保監局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共對接全省納稅信用評級B級以上符合條件的全部100.56萬戶小微企業,2020年結合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形勢,主動開展升級擴面行動,統籌存量深化和增量拓展,新增對接納稅信用評級M級以上企業56.9萬戶。通過擴大對接范圍,優化工作機制,升級金融服務,“百行進萬企”系列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服務實效和積極的社會反響。江蘇銀行業已對接小微企業154.77萬戶,27.68萬戶企業接受上門走訪,銀行機構已為4.28萬戶企業提供新增貸款873.53億元,其中首貸戶占31.56%。
不斷豐富拓展銀企對接模式。結合行業、商圈、區域特色,舉辦一系列政銀企對接會,創新開展普惠金融“市場行”“縣區行”等特色活動,2020年共組織參與銀企對接會95場,促成6800多戶企業融資747億元,有效擴大了對制造業、服務業、科技創新企業等領域的金融供給。
三、穩企業保就業,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主動作為,健全金融服務保障機制。年初率先出臺金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蘇版12條”,聯合其他部門出臺10余項政策文件。成立推進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復工復產督查兩個專項領導小組,持續開展全方位、多層級督查督導,強化政策傳導落實,確保金融支持直達末梢。
精準聚焦,助推薄弱環節融資紓困。積極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持續推動金融向實體經濟讓利。全省銀行業累計為近36萬戶企業辦理延期償還貸款本金1.12萬億元,為1.58萬戶企業延期支付利息21.24億元,累計減免費用近26億元。
把準方向,保障重點領域金融服務供給。參加工作專班,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和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累計為1.9萬戶外貿企業提供貸款6352億元,為外貿出口投資領域提供風險保障5594億元。
四、勇創新謀突破,激發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活力
財政支持有力度。配合省財政廳出臺《江蘇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財政部門設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制造業、環保等領域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蘇科貸、蘇貿貸、環保貸等一系列銀政合作產品形成積極的示范效應。
部門協同解難題。持續深化信用信息應用,積極探索抵質押方式創新,為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業融資開辟新途。聯合省稅務部門推進“銀稅互動”,轄內已有54家銀行機構推出“稅e融”等62款貸款產品,12月末貸款余額835.77億元。聯合省知識產權局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020年全省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52.72億元,同比增長69.56%。聯合省知識產權局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借助全國首批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試點省優勢,推動銀行創新專屬產品、暢通服務機制,拓寬知識產權融資覆蓋面,2020年全省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52.72億元,同比增長69.56%。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