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銀行南京分行:與寧同行十二載,服務地方共發展
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口碑。

與“寧”相伴:全心全力支持地方經濟
寧波銀行南京分行成立于2008年6月,是寧波銀行在江蘇省開設的首家分行。成立十二年來,南京分行始終貫徹落實監管部門及總行的部署和要求,堅持“與地方經濟共發展”的經營思路,明確“做中小企業服務專家”的發展定位,深耕地方實體,助力企業轉型。截至目前,寧波銀行在江蘇地區已擁有超50家營業網點,存款規模超2000億元,貸款規模近1500億元,各項業務發展良好,保持了效益、質量、規模、結構的協調發展。其中在南京地區已擁有營業網點20家,員工近1500人,存款余額站穩800億元,總資產近1000億元,主營業務新增在南京同業名列前茅。對內連續多年蟬聯總行先進集體,對外連續多年榮獲內控最高級和監管綜合評價A級等榮譽。


自立足南京伊始,伴隨著區域經濟金融的發展,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在成功實現既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又深耕南京創造更多價值。多年來,寧波銀行南京分行緊緊圍繞江蘇及南京經濟發展的主線,以專業的水準、敬業的態度、高效的服務,持續鍛造核心競爭力,為社會各界和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金融服務。近年來,憑借著業務牌照較為齊全、綜合服務較為多元等專業優勢,寧波銀行南京分行不斷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以及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金融服務力度,成為區域振興舉足輕重的同行者、助推者。
今年以來,寧波銀行南京分行緊跟國家和南京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六穩”“六保”,助力南京“四新”行動,持續強化對實體經濟建設支持力度,在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中迸發金融力量。該行支持先進制造業的做法獲得江蘇銀行業優秀案例,積極響應“支持小微企業”的號召,持續完善小微企業專營服務體系,通過“抗疫情,送關懷”“助企業復工,送驚喜好禮”等活動,已向南京地區發放專項小微優惠貸款3億元。

“寧”聚特色:善謀善為做好業務轉型
經營穩健,特色差異,是寧波銀行南京分行的展現自身發展實力的標簽。面對監管持續趨嚴,盈利壓力不斷增大的新常態,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堅持走差異化的發展路線,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業務結構由單一存貸業務為主轉型為多元化發展,圍繞“專業、高效、便捷”,持續豐富特色化的產品體系。
其中,公司銀行堅持科技化、專業化的經營策略。在業務牌照齊全,積極向投行、國金等輕資本業務轉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通過管家業務等優勢產品,為客戶提供高效、智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其中票據、國際業務的極速產品,深受客戶好評;零售公司堅持綜合化、便捷化的經營方案。以普惠金融為目標,立足小微企業,以綜合化經營為目標,針對小微客戶的融資痛點、發展難點,通過小微貸、抵押貸、“小國結、小票據、小理財”業務,全方位滿足小微客戶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個人銀行堅持體系化、線上化的經營特色。形成了以個貸、財富管理、APP經營為主的產品體系,發揮線上操作便捷、產品靈活多樣等優勢特色,持續擴大網周社區覆蓋,為客戶提供個性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務。

一心為“寧”:共享共進專業服務客戶
十二年來,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始終堅持與地方經濟同呼吸、共命運,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以服務地方實體經濟、服務市民、服務小微企業為使命,深入探索“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的發展之道,緊隨市場需求,總分支聯動,不斷提升細分市場的金融服務能力。
堅持專業引領,提升服務的精準度。各條線明確定位和目標客戶,將項目制、名單制作為業務經營和打造特色的重要手段,針對客戶經營痛點和難點,發揮銀行比較優勢,一戶一策,通過數字化經營、科技化產品、專業化管理、個性化定制,針對基礎客戶、重點客戶、戰略客戶開展分層營銷。
堅持專業訪客,提升客戶的滿意度。為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分行逐層落實訪客跟進,全行始終保持著全員訪客氛圍,讓客戶需求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確保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
堅持專業水準,提升營銷的專業度。把握銀行商業模式的變化趨勢,自上而下實施專業營銷體系。注重管家式營銷,通過產品培訓、實戰演練,要求員工熟悉產品,做產品管家;注重多鏈式營銷,強化產業鏈學習,提升對相關行業、上下游企業營銷的針對性;注重分類式營銷,針對復雜業務的項目制營銷、重點業務的網格化營銷、批量業務的渠道制營銷,特殊時期的線上制營銷,制定標準化的營銷模板,加快復制推廣。
十二年,披肝瀝膽,寧波銀行南京分行的競爭力持續增強、戰斗力不斷升級、影響力不斷擴大;十二年,初心如磐,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對專業經營的執著、對精細管理的堅守、對服務地方的熱情卻未曾改變。下階段,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加大深耕地方區域的力度,提升助力地方發展的速度,保持服務地方經濟的溫度,為“強富美高”的新江蘇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寧波銀行南京分行普惠金融溫馨提示:珍惜自己的血汗錢、保衛父母的養老錢、守住子女的讀書錢,防范非法集資。
畢然、楊玉成、張饒雪、朱彧、丁勝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