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貨消費呈現新特征 創新、傳統兩頭兼顧
“緊臘月,慢正月”。1月14日,農歷臘月十五,全國多地傳統的“趕大集”的日子,2025年春運正式啟動。置辦年貨、規劃返鄉、孩子放寒假,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置辦年貨”成為近期消費的關鍵詞。
全國網上年貨節助力
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已于1月7日正式啟動。本屆年貨節既是商務部今年首場線上重點活動,也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場全國性網絡促消費活動,將持續到2月5日。
根據介紹,本屆年貨節首次采用“3+N”形式,以3場重點活動為主線,聯動各地、各平臺,圍繞春節餐飲購物、文娛旅游等消費熱點,舉辦更多更具特色的消費活動,共同迎接蛇年新春。
本屆年貨節將更加注重品質消費,更好展現非遺文化,更多引入全球好物,更深促進融合消費。各地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通過“線下展銷+線上直播”,全方位展示推廣本地特色產品。電商平臺利用數字技術,推出“冬日環游記”“中國年味之旅”等活動,商旅文體健融合促消費。
年貨實用性和趣味化共存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置辦年貨是傳統習俗,但近幾年,隨著年輕人逐漸成為置辦年貨的主力,商家為迎合更年輕的消費群體,傳統的禮盒不管是包裝還是產品形式都變得更加新穎和有趣,實用性和年輕化、趣味化共存,成為愈發明顯的消費趨勢。
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方面人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90后’‘00后’的年輕消費群體對購買年貨的考量主要集中在是否方便快捷、產品是否做到了創新和傳統共存、能否提供與年節相關的情緒價值等因素。如今,線上平臺尤其是生鮮電商通過即點即到的模式,已經成為都市年輕人選購年貨的優先渠道,平臺上年輕化、高品質的特色商品也正成為年貨市場上的主流選擇。今年,我們新上的年貨禮盒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食品,而是經過優選和自有品牌定制,做到包裝更加新穎、好看,商品選擇上也做到了兼具品質和性價比?!?/p>
“總的來說,目前平臺上年貨相關的消費已經進入到了爆發期,人們備年貨的熱情高漲,年貨銷量正在持續走高?!鄙鲜鋈耸糠治稣J為,“結合以往數據,平臺預測禮盒類商品在春節前一周的銷量會猛增,環比將實現增長超一倍;預計今年春節前后的整體銷量同比去年能增長20%左右?!?/p>
最新家電國補方案正式落地
“換個手機迎新年”是近年來不少消費者“年貨”的新選擇。近日,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兩份文件,對實施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以及做好2025年家電以舊換新工作予以安排,明確具體補貼品類和標準。其中,買手機等數碼產品每件最高補500元,買12類家電產品每件最高補2000元。
根據方案,通知明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明確,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等12類家電產品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上述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對其中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最終銷售價格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產品最高補貼3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南京的消費者陳先生表示:“前陣子回老家,發現不少親戚朋友都趁著政策置辦了新家電。最新的國補政策落地,準備趁著新年促銷把平板和手機換新,回去給家里老人把家電更新一遍?!庇浾?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