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China Travel” 過境免簽延長為10天
近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宣布,12月17日起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我國免簽“朋友圈”再度實現擴容,有旅游業人士認為,這將為目的地帶來更多的入境消費增長。
過境免簽期限延長至10天
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即日起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域。符合條件的俄羅斯、巴西、英國、美國、加拿大等54國人員,從中國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從24個省(區、市)60個對外開放口岸中任一口岸免簽來華,并在允許停留活動區域內跨省域旅行不超過240小時。
口岸方面,此次增加山西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口岸,江蘇蘇南碩放、揚州泰州國際機場口岸,浙江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口岸等21個口岸為240小時過境免簽人員入境口岸,政策適用口岸總數從原有的39個增加至60個。活動區域方面,政策適用省份總數從19個增加至24個,政策適用人員在安徽、海南、貴州、福建、湖北、陜西6省停留活動區域為全省。
來華外國人數量顯著增加
國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長毛旭在會上介紹:“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尤其是今年以來,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境內外廣受歡迎,引發熱烈反響,適用此政策來華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
據悉,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員適用該政策來華旅游觀光、投資洽談、探親訪友,紛紛點贊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以“China Travel”(中國游)為主題的媒體流量在國際互聯網上突破10億。現行過境免簽政策停留時間最長為144小時,80%以上人員臨近期限屆滿才離開,不少外國朋友希望有更充足時間、到更多地方旅行活動。
國家移民管理局外國人管理司副司長柳佳透露,新政策適用地區的資源稟賦各具特色。放寬優化后,政策適用區域既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等國家重點發展區域,又有旅游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獨特等人文地理特色鮮明的地區,可以有效滿足外國人來華旅游、商務等多樣化需求。同時,過境免簽政策可有效與區域性免簽、單方面免簽、互免簽證等政策互相協調、梯次互補,進一步促進旅游經濟發展,進一步促進對外商貿合作,進一步促進中外人員交流交往,更好服務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入境游增長迅猛
《大眾證券報》記者從攜程方面了解到,中國過境免簽政策放寬優化的消息剛發布半小時,攜程海外平臺歐洲站點、美洲站點、亞太站點的中國相關目的地搜索熱度環比分別增長85%、163%、116%。尤其,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的搜索熱度增幅排名前三位。
12月18日22時45分,隨著首爾至哈爾濱的CZ684次航班降落,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口岸迎來首批9名符合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外籍旅客。
航旅縱橫大數據顯示,2024年12月17日至12月22日,國內航空公司的入境航班量超過4100班次,同比增長約為33%;入境旅客量超過6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為40%。入境旅客主要來自曼谷、首爾、東京和大阪等地。
攜程集團副總裁秦靜表示:“跨境政策的持續放寬、‘免簽朋友圈’的持續擴容和入境基礎設施的完善,已經成為中國入境游的重要推動力,也為更多外籍旅客感受美麗中國掃除了障礙。免簽時間的延長,將推動外籍旅客從‘一省/市游’進階為‘兩省/市游’,一次入境,多重體驗,感受更加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截至目前,54個免簽國入境旅客訂單占中國入境游訂單的4成。”
對于下一步安排,毛旭表示,國家移民管理局將積極會同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抓好過境免簽政策的落地實施,統籌發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服務和管理,釋放政策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切實提升過境免簽人員的入境便捷度、生活便利度和政策知曉度,吸引促進更多外籍人員來華旅游、商貿、訪問交流。同時,深入推進移民管理領域制度型開放,推行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政策,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