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U7爆火看小米的成功之道
小米SU7的“現象級”成功,讓小米重新回到大眾視野。在與很多朋友聊完后,我感受到了市場對于小米存在的兩個巨大誤解:一是小米SU7的成功是偶然的;二是流量是小米汽車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希望用這篇文章,闡述一下我眼里小米SU7的成功。
我認為,只要在過去五年以 “細顆粒度”跟蹤小米基本面,那就會發現小米SU7的成功是有跡可循的,且確定性極高。小米的頂層戰略已經從一家互聯網企業轉型為“軟硬結合”的公司,并且深刻認知到EV(電動汽車)和手機本質上都是消費電子的形式,因此,造車對于小米并不陌生。
而小米SU7的產品完成度極高,且成功地打動了高端用戶和女性用戶,這是怎么做到的?首先,小米內部全面復盤了小米11的教訓,系統性地重建了高端方法論,并且對于小米SU7想達成的高端目標有極其清晰的認知。其次,小米深刻知道首車對于EV業務的重要性,用了遠超過行業平均的投入做SU7。
除了產品力、價格和交付等傳統因素的成功外,SU7的爆發是由核心米粉超預期的支持,帶動的SU7出圈觸達高端用戶和女性用戶。同時,小米沒有放棄的新零售模式,讓小米汽車在Mal店大放異彩,為小米SU7的流量提供了杠桿效應。
小米汽車的出現,我認為是與華為模式形成了互補,共同構成了中國新能源車的新敘事。未來,小米汽車是中國新能源車的一把標尺,是軟硬結合、核心技術、出海能力的標尺,所有在這條標尺之上的企業才能存活,而之下的企業則留給華為模式賦能。
所以,每當有人和我說小米SU7的成功不過是偶然的時候,我會建議他放下對小米的刻板偏見,并認識到小米模式的復雜性,花點時間去了解小米。
糧廠研究員Wil(雪球)
編輯:lucas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