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游輪公司相繼加碼中國線路 郵輪游市場揚帆起航
自今年9月我國境內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全面恢復后,國內市場上曾因疫情而一度停擺的郵輪游逐步恢復。本月,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啟航歡送儀式,并將于2024年元旦開啟商業首航;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郵輪、維京游輪等多家國際游輪公司近期亦陸續宣布,將重啟或新推針對中國市場的路線。業界表示,郵輪游在2024年中國旅游市場的黑馬姿態已愈發明顯。
游輪公司陸續“上新”中國市場線路
本月中旬,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從上海外高橋碼頭移泊至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并將于2024年元旦開啟首航,目的地為韓國和日本,成為新一年首艘從上海母港出發的大型郵輪。攜程旅行顯示,首航船票起售價3599元/位,明年3月出發的5天4晚航線起步價2250元/位,目的地包括日本長崎、韓國濟州島。
除了國產郵輪,明年開春起,多艘國際大型郵輪亦將陸續回歸上海母港。國際郵輪品牌皇家加勒比此前宣布,旗下超大豪華郵輪“海洋光譜號”將于2024年4月重返上海市。《大眾證券報》記者在其官網上發現,明年5月中旬出發前往日本沖繩以及前往日本長崎、熊本的線路在過去6個小時的瀏覽量已分別超過4600人次及6700人次。
MSC地中海郵輪表示,將在中國市場部署“雙船三母港”計劃,旗下“榮耀號”計劃于2024年3月16日啟航,上海出發前往日本福岡、鹿兒島、佐世保和韓國濟州島等熱門目的地,首批推出春季航線共計9個5天4晚或6天5晚的航次。
維京游輪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托爾斯泰·哈根此前公開表達了對未來中國游輪市場的信心與期待,并透露2024年將投入共4艘河輪服務中國市場。預計到2028年,服務中國市場的河輪船隊將擴大至12艘。此外,將重啟維京游輪的來華旅游產品的運營,帶領入境賓客探游中國大好河山,助力入境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
預售促銷只為提前“鎖客”
提早銷售一直是郵輪銷售的重要原則。面對2024年快速恢復的郵輪需求和激烈的競爭,提前鎖定游客成為郵輪品牌當下的重要舉措。
攜程方面透露,12月26日,皇家加勒比將登陸攜程“超級品牌日”,并于12月27日在攜程BOSS直播間開播,預售“海洋光譜號”2024年開始啟航的全年產品,提前鎖客。相關產品將聯合攜程以通兌形式出售,方便用戶提前“囤貨”,讓用戶有充足時間規劃行程,兌換上海母港2024年出發的所有“海洋光譜號”航次。為進一步促進郵輪旅游消費,攜程還將推出贈送優惠券、船上消費金等優惠措施。
MSC地中海郵輪則推出升級陸地體驗,針對家庭、親子及年輕客群等多樣性客群精選和定制了岸上游線路。此次推出的行前預約包括早鳥價、開航前72小時預約訂單無損取消、先約后付等諸多優惠。
MSC地中海郵輪中國區總裁黃瑞玲表示:“中國賓客值得更好的郵輪度假體驗,此次為中國賓客推出的中國母港航線官方岸上游行前預約產品實現了郵輪度假的海陸聯結,能夠滿足中國賓客多元化、一站式、高品質的度假需求。”
郵輪市場面臨新變化
“郵輪游在2024年中國旅游市場的黑馬姿態已愈發明顯。”攜程方面有關人士表示,“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期間,郵輪預訂量保持高增長態勢,從上海、天津、深圳等母港出發的郵輪預訂量比2020年元旦同期增長1倍,乘坐郵輪旅游已成為消費者個性化過年的新選擇。”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22年至2028年,全球郵輪運力預計將增長19%,達到74.6萬個標準床位。目前,郵輪市場仍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預計2027年郵輪游客數量將達到3950萬人次。
國際郵輪協預測數據顯示,2024年,將有3570萬人次乘坐郵輪,高于2023年的3150萬人次,后者比2019年的乘客數量多6%。
皇家加勒比集團高級副總裁、亞洲區主席劉淄楠預計:“2024年,中國郵輪市場上海港的郵輪產品將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全國市場的供給率將恢復至2019年的70%。”
快速恢復的同時,中國郵輪市場也面臨新的變化。劉淄楠表示:“2020年以前,在中國郵輪市場中,國際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現在,中資郵輪的市場份額出現了增長。出現多元化的市場主體是好現象,公平健康的行業競爭將有利于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
而與歐美市場相比,郵輪游國內市場的本土化仍需成長過程。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小年此前在學術會議上表示,在航線開發方面,國內的沿海郵輪港口之間缺乏合作聯動,尚未實現郵輪旅游資源的充分利用,東北亞國際航線則存在同質化競爭問題;從產業發展來看,郵輪的運營管理仍以外國團隊為主,中國郵輪的本土化發展道路還比較漫長。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