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黃海清: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7月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汕頭舉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中國區總裁黃海清出席高峰論壇并發表演講。

“數字經濟前景可期。”黃海清表示,后疫情時代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極大催生了數字經濟發展,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體量達到60萬億元。
黃海清在會上表示,阿里云既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是一家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公司。創立伊始,阿里云便大力投入核心技術研發,相繼發布飛天操作系統、云原生數據庫、通用服務器芯片、云數據中心處理器等核心技術,多項技術能力保持全球領先。
據悉,過去一年,阿里巴巴技術投入超過1200億元。近三年,阿里巴巴專利投入中超60%集中于云計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科技領域。
與此同時,阿里云積極參與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以數字技術服務各行各業發展。
“廣東是制造強省、創新強省、數字經濟大省,也是阿里云最重要的合作省份之一。”黃海清表示,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阿里云正從多方面服務廣東數字化發展。
在數字政府領域,阿里云與佛山南海區展開合作,在南海城市大腦首次打通區、街道、村居三個層級,并落地了多個標桿創新應用,形成“1+3+N”體系,助其成為廣東首個區級城市大腦標桿。
黃海清介紹道,在產業數字化方面,阿里云落地了工業互聯網全國總部,助力美的、VIVO、小鵬汽車、傳音等制造業龍頭企業的云上創新,幫助日化、小家電、玩具等廣東特色產業集群提質降本增效,支持上云制造企業超過500家。
阿里云也積極參與廣東央國企的數字化改革,與南方電網、南方航空、嶺南集團、廣東交通集團、越秀集團等大型國企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深度合作。
在云基礎設施方面,阿里云在廣東河源部署了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綠色數據中心,年均PUE小于1.3。此外,阿里云位于深圳的數據中心輻射深圳、廣州的區域客戶,可用性高達99.99%以上。
“從寫下第一行代碼開始,阿里云就堅定技術自研的道路,”黃海清表示,阿里云將持續深耕核心技術,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全球數字經濟浪潮貢獻中國技術的力量。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