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消費政策出臺 小長假期間多地派發消費券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臨近,全國多地出臺促進消費政策,通過派發消費券、購車發補貼、加大綠色家電讓利力度等提振消費市場。
多地派發消費券拉動消費
近日,多地宣布將向市民派發消費券,促進百貨、餐飲、文體等消費活動。
廣東省近日出臺政策,鼓勵各地發放消費券、惠民券等,用于零售、餐飲、文旅、住宿、體育領域消費,活躍消費市場,并要求未出臺促消費政策的地市必須在5月1日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開展促消費活動。
政策出臺后,深圳隨即宣布,將通過美團、京東平臺,向深圳消費者陸續發放5億元消費券,包括購物消費券、餐飲消費券、旅游體育消費券、數字人民幣紅包;江門市宣布將向在江門市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并辦理合同網簽手續的前若干名購房人,發放總價值3700萬元的消費券。
寧波則表示,將啟動有史以來力度最大、覆蓋最廣的消費券發放活動,投放總額超3億元。具體形式包括線上發券、線下核銷,轄區內商業廣場、購物中心、商業街區以及零售百貨、家電賣場、超市、餐飲、住宿企業等均會參加此次活動,參與商家總數不少于10萬家。
北京部分區域通過微信小程序發放了不同面額和品類的消費券,助推小長假期間消費。
4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間,福州市將分期發放總額1.2億元商旅消費券,組織商圈、企業、銀行、景區開展千場線上線下商旅促消費活動。
新能源汽車再度成為補貼熱點
除了派發消費券促進餐飲、文體等消費,新能源汽車再度成為促進消費的發力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并舉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其中包括提升傳統消費能級,鼓勵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深化汽車流通領域的改革,擴大二手車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
近日,廣東省出臺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干措施中,將鼓勵汽車消費放在首位。除了繼續實施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對報廢或轉出個人名下廣東號牌舊車,同時在省內購買以舊換新推廣車型新車并在省內上牌的給予補貼,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10000元/輛的補貼外,還對個人消費者在省內購買以舊換新推廣車型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新車,給予8000元/輛補貼。
此外,廣州、深圳進一步修訂完善購車資格規定,增加發放汽車增量指標。5-6月期間,在原有基礎上,廣州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增加1萬個購車指標,更好滿足群眾購車需求。
家電方面,廣東省的鼓勵措施中鼓勵各地市組織家電生產、銷售企業推出惠民讓利促消費活動,重點鼓勵加大對綠色智能家電的讓利力度,推動家電升級換代。
商超、餐飲消費或將顯著增強
對于各地陸續出臺的鼓勵政策,中信證券研報觀點認為,消費券實際撬動效果與適用品類及優惠力度相關,但在當前疫情與宏觀環境影響下,預計自上而下穩增長和各地促消費政策仍將持續推出,最終將對拉動國內消費恢復起到正面作用,消費基本面的回升仍待下半年。
品類方面,研報認為,消費券對餐飲等品類拉動效應強。消費券由政府財政支出,通過政府轉移支付促進居民消費,使商家和消費者受益。根據2020年統計信息,消費券發放兩周內核銷率多在6-7成,關聯消費倍數(關聯消費金額/消費券核銷金額)在3.5-17倍之間。在商場、超市(便利店)、餐飲3類消費券中,核銷比例最高的是超市(便利店)消費券,杠桿率最高的是餐飲消費券。可見,消費券對餐飲、旅游等可選消費的杠桿效應要高于基本生活類的剛性消費。
此外,消費券適用的家電設備等屬于非必需耐用消費品,預計消費者沖動型消費和低價囤貨的意愿不強,且該類產品平時折扣和優惠活動較多,價格波動大,預計消費券效果相對有限。而對線下服務業相關領域發放消費券或將帶來更大乘數效應。總之,消費券作為作用于需求側的拉動政策,與減稅降費等供給側政策的結合,有望起到經濟下行壓力下穩消費的正面效應,但具體效果則視各地財政能力和支持力度下發放規模和范圍。
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