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滿四月 阿里公布“熱土計劃”首份“工作進度匯報”
9月23日是我國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全國主會場活動現場,阿里巴巴公布了助力鄉村振興“熱土計劃”實施4個月后首份“工作進度匯報”。
本次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設在浙江嘉興,阿里巴巴集團作為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合作平臺,在現場集中展示了“熱土計劃”推進情況、數字鄉村建設、電商助農、公益設計助農等助力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果。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阿里巴巴通過推進“熱土計劃”多項具體措施助力鄉村產業、人才、科技振興,特別是在今年豐收節金秋消費季中積極促進“新消費富農”,幫助鄉親們好貨有好價、豐產又豐收。
在今年5月17日的“鄉村振興大會”上, 阿里巴巴推出助力鄉村振興的“熱土計劃”,并表示將“以扎扎實實的投入,為鄉村帶去實實在在的幫助”。在此次公布的“工作進度匯報”中,“熱土計劃”各項目標如期推進,阿里巴巴的產業優勢、科技優勢與鄉村發展實際的結合更加緊密。

據介紹,在產業振興領域,全國1000多個縣域農產品在阿里平臺的銷售持續提升,20個鄉村特派員所駐縣域的農產品產業帶實現升級,縣域公用品牌設計初現成果。同時,在7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菜鳥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縣、鄉、村多級物流快遞配送體系,強化鄉村數字基礎設施。

在人才振興領域,在過去四個月里,阿里再增加資助了1180位鄉村校長與教師,把教育就業資源帶進鄉村,同時組織了118名電商專家送課下鄉,錄制完成1026節數字化課程,培訓電商從業者超10萬人次;培訓鄉村醫生近5萬人次,覆蓋了333家縣級醫院。
“離家近、待遇好、能顧家。”今年25歲的曹佛嵐說,她曾在溫州、廣東多地打工,如今她已在阿里巴巴在江西尋烏客服中心正式上班。今年6月,阿里巴巴客服中心二期也已在尋烏縣正式啟動運營,為當地再新增200席客服崗位。據了解,截止目前,阿里“客服縣”項目已落戶全國十余個縣域,直接拉動約2000名年輕人返鄉就業。

與此同時,在科技振興領域,除了與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達成合作,共同推動建立“智慧育種公共服務平臺”外,阿里還在11省落地“數字農場”,通過AIoT、區塊鏈、遙感AI等技術,將農田、作物、環境、種植、銷售等信息進行全面數字化,從而幫助農業企業實現標準化生產管理。
據悉,今年以來,又有兩批“阿里鄉村特派員”被派駐到鄉村。截至9月,已有20位“鄉村特派員”作為“熱土計劃”落地鄉村的一線團隊,分別在各自派駐縣通過渠道和產業幫扶,助力汪清木耳、巨鹿金銀花、宜君蘋果等多個具有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和產業升級,推動了客服縣、社區假發工廠、AI標注師等數字化就業發展,帶動多個鄉村公益項目的落地實施。
河北巨鹿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阿里“鄉村特派員”高泉通過2年時間,和當地老鄉一起探索,從單純的金銀花種植到上下產業鏈延展,產銷一體,初深加工結合,讓當地金銀花水企業扭虧為盈,銷售額實現4倍增長,今年上半年已實現千萬銷售的突破。“高泉就像一個在巨鹿鄉村的數字化思維播種者。”當地金銀花水廠長姜孟杰說。

【圖說:阿里鄉村特派員高泉向當地老鄉了解今年收成情況】
“在‘熱土計劃’實施中,我們逐條明確鄉村振興的目標,分階段量化考核,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阿里巴巴公益事業群總裁胡曉明表示,“助力鄉村振興不能是喊口號,而必須可落地、可衡量、可優化,最后變成一張答卷,公開透明,開誠布公。”
另據報道,9月4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宣布戰略升級,未來全面聚焦于踐行共同富裕、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投身建設綠水青山,持續加大純公益投入,尤其將注重以科技升級推進公益生態效率,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持續振興,以平臺能力帶動社會公益協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