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企融資總結及后期展望
2020年三條紅線和貸款集中度政策出臺后,房企融資供需兩端收緊;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融資合規審查方面的政策監管也在持續加強,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嚴查經營貸款違規入市;除此之外,也進一步強調防范房企債券違約金融風險,嚴控城投公司、弱資質企業發行公司債;同時受去通道、房住不炒等一系列監管政策影響,中基協叫停基金子公司備案房地產供應鏈類產品。整體來看,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融資環境持續保持收緊的態勢。
融資規模顯著下降,近5個月單月融資均值不足千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額為6090億元,同比下降34%,環比下降29%,是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分季度來看,一季度融資額同環比雙降,且僅高于2018年Q3水平,二季度下降幅度更大。三條紅線出臺疊加房貸集中度管理政策出臺后,房企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房企融資壓力持續凸顯,同時部分房企降杠桿意愿增強,整體融資量下降明顯。
從單月融資情況來看,2021年1月的融資額達到1807億元,環比漲幅較大,主要由于年初額度相對寬松,加上房企2021年上半年達到償債高峰,積極借新還舊。隨著房地產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房企的融資量下降明顯,2-6月房企的融資水平均屬于較低水平,單月融資量在千億元左右徘徊,這5個月的月平均融資額未達千億元。未來,在政策調控持續下,房企融資壓力持續,融資量或將維持當前較低的態勢。
從各個企業表現來看,僅有36%的房企融資規模有所增加,規模減少的房企中有約30%的企業同比降幅超過50%。從梯隊上來看,四個規模梯隊的房企融資量均呈現同比下降,其中TOP31-50的房企下降幅度最大,同比減少53.50%至922億元,而TOP11-30規模的房企融資規模下降幅度為23.48%,降幅最小,主要在于該梯隊的房企規模增長訴求較大,雖在融資收緊下融資量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相對積極的融資態度。
整體融資成本持續降低,房企融資持續分化
從企業的債券類融資成本來看,2021年上半年的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為5.55%,較2020年全年下降0.52個百分點,其中境外債券融資成本為6.87%,較2020年全年下降0.96個百分點,境內債券融資成本為4.34%,較2020年全年微降0.1個百分點。一方面,TOP10房企招商蛇口、保利、萬科、華潤、碧桂園等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龍頭企業發債量較多,導致今年TOP10房企境外融資成本下降了1.66個百分點;同時TOP31-50的房企中,遠洋、越秀發行了數額較大的境外債,使得該梯隊房企境外融資成本下降0.7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境外發債成本分化愈發嚴重,低成本的企業如中海、越秀等房企利率不到3%,而部分成本較高的房企則達到了14.5%。
下半年融資環境收緊態勢不變,公募REITs等成融資突破方向
整體來看,在各種政策持續收緊下,房企融資規模大幅下降。政策推進下房貸集中度管理成效初顯,銀行業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速創歷史新低,從政策調控的穩定性、連續性來看,政策收緊的態勢短期內不會改變,下半年房地產融資環境將持續收緊。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四季度以來房企發債及到期債券呈現剪刀差,房企發債量小于到期量,房企償債壓力一直處于承壓狀態。到2021年下半年,房企的到期債券為3505億元,較上半年減少19%,雖償債壓力有所緩解,但仍屬于歷史較高位,疊加下半年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的態勢,下半年房企融資將會更難,房企融資壓力將持續。
在融資環境持續收緊的狀態下,預計下半年房企融資分化將持續,一方面,財務優秀的房企將獲得更高的融資額度,有利于企業調整融資成本和結構,從而在發展及集中供地中受益;另一方面,債務狀況較差或者杠桿較高的房企,融資量增長受限,同時,部分房企的新增融資成本或將上升,短期這些房企應以降杠桿為主要目標。
在此背景下,未來房企應積極拓展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上半年落地的公募REITs,以及支持住房租賃發展的政策推進,或將成為房企融資突破的新方向。同時,企業運營方面應持續優化組織架構,持續提高運營能力,加快銷售端現金回流。此外,未來破局之道仍以產品為王,房企應持續打磨自身產品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克而瑞地產研究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