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市場收入超1500億元 國內游戲產業再迎機遇
29日,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GPC)與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21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和用戶規模穩步攀升,移動游戲成為國內游戲市場主導,而傳統的網頁游戲開服量則繼續下滑。
國產游戲“走出去”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504.93億元,同比增長7.89%,繼續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速。用戶規模為6.67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繼續放緩。可以預見,伴隨人口結構變化,未來游戲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對企業和產品的要求也將水漲船高。
2021年1-6月,中國自主研發的網絡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301.12億元,同比增長8.3%,繼續保持國內市場八成以上份額。與此同時,繼續積極拓展和布局海外市場。上半年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4.68億美元,同比增長11.58%。
數據顯示,自主研發游戲產品海外收入持續增長,國產游戲“走出去”,構建全球化發展格局已是大勢所趨。目前存在的主要變量在于,海外市場買量成本不斷增大,侵權及合規風險有所上升,國際貿易壁壘也在增強。從國家和地區分布看,美、日、韓仍是主要市場合計,收入占海外市場總收入的59.51%。在自研移動游戲出海類型分布中,策略類占41.47%,射擊類占13.58%,角色扮演類占12.25%,三類合計占比為67.3%。
移動游戲占總收入近八成
上半年國內市場,移動游戲實際銷售收入占市場總收入的76.26%,客戶端游戲為19.86%,網頁游戲為2.01%。移動游戲仍占據主位,是國內游戲市場收入的主要來源??蛻舳擞螒蜾N售收入略有上升,但占比仍呈下降趨勢。網頁游戲收入繼續下降,占比持續縮小。
2021年1-6月,國內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47.72億元,同比增長9.65%,增長額100.99億元。移動游戲用戶規模6.56億,同比增長1.34%。雖然同比增速有所放緩,由于受眾范圍廣,便于操作,移動游戲依然主導著國內游戲市場。
2021年1-6月,國內客戶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98.89億元,同比增長6.16%。受上網服務場所放寬限流等因素刺激,端游市場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
網頁游戲開服量繼續下滑,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0.21億元,同比下降24.51%。網頁游戲與主流市場漸行漸遠,在沒有新的利好加持下,下跌趨勢將難以逆轉。
除了移動游戲和網頁游戲,近幾年主機游戲市場呈回暖趨勢。今年上半年新款主機設備的全球發售為主機市場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今年1–6月,主機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22.54%。
電競市場成長空間廣闊
過去六個月,移動游戲種類更趨豐富,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多樣的選擇。根據統計分析,收入前100位的游戲類型較為多元,其中角色扮演類占比28%;卡牌類15%;策略類10%。其中原創IP占比44.08%。數據表明,我國游戲企業原創IP研發能力有所提升。
由于休閑游戲更為適應當下碎片化生活節奏,因而具有較大市場潛力。上半年,國內移動休閑游戲市場收入169.51億元,其中直接收入39.76億元,通過廣告等間接收入129.75億元。整體收入同比增長8.57%。
2021年1-6月,國內電子競技市場實際銷售收入720.61億元,同比增長0.17%,同比持平,略有增長。電競用戶4.89億人,同比增長1.13%,增速也在放緩。主因在于缺少新的重量級的電競產品入市,正處于依靠存量維持現狀階段。伴隨各地扶持政策陸續出臺,市場環境向好、賽事影響擴大,電競市場依然具備著較為廣闊的成長空間。
國內游戲市場投融資增速超過200%
對于上半年的游戲行業整體表現,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認為,國家級實名認證平臺的正式啟用以及行業標準體系的日趨完善,推動了未成年保護手段的持續升級;各地方文化產業扶持政策的相繼出臺實施,為高品質游戲產品的研發推廣拓寬了渠道,游戲產業再次迎來新的政策機遇;伴隨消費需求不斷變化,游戲細分市場將不斷出現新的增長點;游戲企業升級戰略布局,以自主研發為依托,將在技術應用、IP運營等多領域持續發力;自主原創游戲產品創新能力普遍增強,游戲產品類型將面向多元拓展,精品力作著眼于長線開發;游戲企業持續推進全球化發行策略,以精細化運營和本地化營銷,開辟著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游戲企業更加注重內部思想文化建設和社會形象塑造,守法合規意識和履行社會責任的意愿在持續提升。
市場方面,此前,游戲陀螺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游戲行業研究報告》,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國內游戲市場投融資及買量情況。上半年,全球游戲行業一級市場火熱,共發生投融資約136起,其中海外48起,國內88起,較去年同期增速超過200%。
從公司分布來看,投資方以騰訊、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等頭部互聯網公司為主,被投公司則集中于二次元、休閑等熱門品類的游戲研發商。其中,騰訊近年來以品類擴充為主要策略、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在游戲陀螺統計的48起投資中,集中于此前不擅長的二次元、女性向、SLG等品類;字節跳動在自建研發團隊布局中重度游戲之外,也對游戲研發商進行多起戰略投資,包括40億美元投資出海MOBA手游研發商沐瞳科技等;此外,網易、嗶哩嗶哩、快手也基于自身業務協同,投資多家游戲公司。
華安證券研報認為,隨著互聯網用戶紅利消退,字節跳動、快手等流量巨頭通過布局游戲業務、提高自有流量的ARPU值,探索新的增長曲線;同時,隨著Z世代年輕用戶消費力的進一步釋放,其對游戲的差異化需求將催生細分品類新機遇,因此騰訊等頭部研運一體商積極跟進行業趨勢,拓展年輕化品類版圖。整體來看,游戲作為流量變現模式已較為成熟,在行業高景氣度之下,將成為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