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場戰事:90后、口味爆炸、新老品牌跨界第一戰
傳統端午年年過,今年變化有點多!圍繞粽子這一端午節的硬核文化“符號”,在以天貓為代表的電商平臺上,消費數據、口味需求和品牌跨界等出現三大新趨勢,老字號與新國貨展開了真正意義上的首場“遭遇戰”。
趨勢一:端午消費全面增長 90后成購買主力
今年的端午節恰逢天貓618開售。進入6月,在天貓搜索關鍵詞“粽子”的人數大幅增加,粽子銷售額同比去年農歷期間增長了44%,主打低脂粽子的銷售額增長更是將近200%。消費者對傳統節日食物的需求依舊保持高位,并出現明顯的健康化趨勢。
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6月1——7日,粽子在天貓平臺的成交訂單增速為141%,成交金額增速高達300%??蛦蝺r的高速增長,意味著天貓在承載了國民端午消費勢能大爆發的同時,更承接了大家對美好品質生活的期待。
同樣來自天貓的一組消費數據——天貓618開門紅期間,90后成為粽子消費主力,購買人數和金額數雙居首位——見證了邁入而立之年的90后一代,正式接過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成為家庭大采購的主力。
趨勢二:“咸甜之爭”略顯單調 太多口味讓人“想不到”
每年一到端午節,南北方網友大論戰之“粽子是甜的還是咸的”總會如期上演。從區域購買力上看,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四川位居前五位,也許偏愛“恰”粽子的南方人對口味這件事更有發言權。但是,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口味,“咸甜之爭”也未免顯得單調了些。
咸粽、甜粽、鮮肉粽、鎖鮮粽、嘉興粽、肇慶粽、蜜棗粽、糙米粽、黃米粽、堿水粽、水晶粽、海鮮粽、烤鴨粽、白米粽、蓮蓉粽、板栗肉粽、豆沙粽、蛋黃肉粽、一口粽……你以為這是在報菜名?天貓搜索記錄告訴你,這只是消費者的端午日常。
記者親測發現,鰻魚、松茸雞肉、黑松露排骨、糯心燕窩、鮑魚干貝、牛肝菌五花肉、高湯五花肉、黑糖叉燒、抹茶流心巧克力等高端食材的需求同樣旺盛,國民消費能力一路看漲。
趨勢三: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之間能打成一團,也是因為粽子
毫不意外,粽子成了食品行業的最大公約數。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晉網紅品牌,甚至是非食品行業也都跨界做起了粽子,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品牌打響了“粽”場戰事。在天貓搜索“粽子”,一半是老字號,另一半則是各類新品牌創意粽子。
近年來,百年老字號五芳齋在創新上徹底放飛自我,廣告片時而復古、時而沙雕,甚至被網友賜名【五芳影業】,成為網感極佳的“最會玩的老字號”。
五芳齋實業副總經理徐煒表示,他們不但在口感上進行創新,推出Fang粽系列,將植物肉、螺螄粉、榴蓮等潮流食品與粽子進行碰撞;而且對于開線下主題快閃店、上淘寶直播這些年輕人的時尚玩法,同樣溜到飛起。

圖說:五芳齋創意產品展臺
新茶飲品牌喜茶今年則推出了一款全新設計的粽子禮盒,封面插畫靈感來源于粽子的原材之一——安徽黃山箬葉,通過切割式的設計營造出“似粽又似山”的感覺,給人一種大自然間尋覓粽趣的氛圍感,受到了非常多年輕人的喜愛。
“包裝設計只是一方面,我們還推出了“食粽配茶”的新吃法,用茶香來中和粽子的濃郁肉香”喜茶電商運營副總監周雪陽表示,粽子的產品理念就是以年輕化的視角來理解傳統、思考傳統,在好產品基礎之上,以消費者更喜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

圖說:喜茶端午禮盒
事實上,在老字號與新品牌聚焦傳統食物跨界創新,以及當代年輕人對傳統節令認同感增加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國人分外堅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守護傳承,并賦予它全新的時代張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