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阿里云峰會,阿里云智能研究員丁險峰解讀Cloud AIoT Native如何引領設備智能創新
相比智能電子消費品,物聯網設備智能化的進展相對緩慢,在過去20年里,只有1%的設備完成智能化。5月29日,阿里云峰會“AIoT云端一體加速設備智能”分論壇,阿里云智聯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全面解讀阿里云Cloud AIoT Native架構,如何大幅降低設備智能化開發門檻,引領設備智能化新方向。

阿里云智聯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表示,Cloud AIoT Native是基于云原生架構標準的新一代云邊端協同框架。云邊端協同兩大核心理念,一方面是端融入云,通過提供安全通信、運維管理、數據服務、AI服務,推動海量IOT設備上云,釋放云上價值;另一方面是推云入端,以HaaS 硬件為載體,以微內核架構的AliOS Things為軟件基礎,完成云端服務于端側的連接,擴展云服務的受眾面到所有IoT設備。實現云、邊緣、端側的開發態、運行態、運維態一體化。最終賦能物聯網硬件獲得智能化、可擴展、低成本、安全性等優勢。目前,Cloud AIoT Native不斷幫助客戶打造了許多云端協同的最佳實踐案例,比如:智能播報音箱,云端定義與下發語音物料,效率提升90%,成本減少50%;又比如,汽車產線有上萬級數據采集點,以毫秒頻率實時采集,實時掌控設備運轉;甚至僅需2個工程師,花費30天的時間,就能迅速完成無人智能洗車機開發,Cloud AIoT Native全面加速了設備以及場景的智能化。
設備智能化已經逐漸成為了新浪潮,預計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500億臺物聯網設備,其中智能物聯網設備將超過60%,而截止2019,全球產生了120億物聯網設備,卻只有不到1億為智能化設備。在智能化浪潮的趨勢下,如今物聯網設備智能化創新過程中,開發成本高、效率低、設備在線比率低、設備服務化轉型難、數據安全威脅多方面的因素制約著廠商。
為更好的服務于廠商解決設備實現智能化的難題,阿里云Cloud AIoT Native,基于云端一體的云原生架構設計,為物聯網開發者提供普惠的物聯網設備智能化技術能力,依托企業物聯網平臺提供全托管的實例服務,用戶無需自建物聯網的基礎設施即可便捷地接入和管理設備,具有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易運維的優勢,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可以更好地對設備數據進行分析和可視化展示;AliOS Things則是面向 IoT 領域的、高可伸縮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服務大類設備140+,應用組件300+。覆蓋行業主流局域網連接(WiFi、藍牙、以太網等)和廣域網連接(NB-IoT、LoRa 2G/3G/4G等);支持豐富網絡應用協議(HTTP/s、MQTT、CoAP、LwM2M、SAL等)兼容IPv4/IPv6;在物聯網安全方面,提供TEE可信計算框架、KM密鑰管理、Crypto密碼庫、ID2身份認證、SST安全存儲等。
未來,阿里云AIoT將聯合多方生態合作伙伴,圍繞Cloud AIoT Native架構,對智能設備的開發、運行、運維三個最重要的環節提供全鏈路的創新支持,幫助企業高效低成本的實現硬件智能化和創新,帶來“云上創新”的新體驗。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