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圖新孟慶昕:智能駕駛是一場馬拉松
10月28日,四維圖新(002405.SZ)在北京舉行了“2025 EVOLUTION創想大會”,公司CEO程鵬宣布全面向AI驅動的新型Tier1轉型,公司品牌戰略升級為“SEEWAY.AI”,與“四維”諧音,明確指向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DNA,標志著四維圖新將從“地圖人”到“汽車人”再到“AI人”實現深刻的轉變。
此前,四維圖新計劃投資鑒智開曼,以介入高階智駕領域。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四維圖新與鑒智機器人累計獲得585萬套智駕方案的新增定點,覆蓋20+主流車企,100+定點車型,量產訂單處于行業領先位置。
“對四維圖新而言,智能駕駛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競賽。黎明即將來臨,我們很快就能看到成果。”四維圖新高級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孟慶昕在接受《大眾證券報》專訪時表示,四維圖新已成功從傳統圖商轉型為AI驅動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全棧可控的技術架構和不斷擴大的生態聯盟,確保了公司在智能駕駛規模商用時代占據有利位置。
從地圖商到AI驅動的新型Tier1
四維圖新的轉型之路是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自2002年成立以來,這家公司經歷了從“地圖人”到“汽車人”的身份轉變,現在正向“AI人”的方向發展。
據悉,四維圖新構建的AI新基建架構由三大核心層構成:數據合規層、數據增強層和AI訓練層。這一架構有效整合了四維圖新所擁有的海量地圖數據資源、量產經驗、眾源信息及車路云基礎設施,實現了90%的數據處理自動化。
“AI的本質在于重構產品邏輯,從‘實現功能’到‘提供情感價值’,這是智能汽車進化的關鍵方向。”孟慶昕指出,AI正在引發真正的生產力革命,不應僅是功能的點綴,而是推動汽車從“功能載體”轉變為“有情感的移動智能體”的核心力量。
孟慶昕認為,AI技術推動汽車行業變革,使得所有智駕廠商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也為四維圖新帶來了重大機遇。
面對行業“去圖化”的爭議,孟慶昕展現了戰略定力:“目前市場缺乏足夠吸引車企的‘輕地圖’解決方案。”她強調,在復雜的城市場景和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需求下,高精度地圖仍然不可或缺。
投資鑒智布局高階智駕
9月30日,四維圖新宣布計劃通過2.5億元現金及資產注入鑒智開曼,交易完成后將持有鑒智開曼39.14%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這一戰略投資被視為四維圖新應對行業轉型的關鍵一步。
根據公告,四維圖新此次入股鑒智包括現金增資和資產注入兩部分。具體而言,包括對鑒智開曼增資2.5億元人民幣,以及向北京鑒智轉讓公司所持四維圖新智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即前述圖新智駕)100%股權,后者估值為15.50億元。換言之,通過現金增資和資產注入,四維圖新合計投資了18億元。
“公司在去年的用戶大會上就已表態,不排除利用資本手段來完善四維圖新的業務布局。我們幾乎審視了市場上所有可能的并購目標。”孟慶昕透露,從接觸到達成合作,雙方僅用了不到5個月時間,“從‘五一勞動節’到9月30日公告發布,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公開資料顯示,鑒智開曼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專注于視覺3D理解的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商,為車企提供基于地平線平臺的高階智駕產品。在四維圖新投資之前,鑒智開曼的實際控制人為核心創始人單羿(CEO)、都大龍(CTO)和劉競秀(商務合伙負責人)。
據了解,單羿本科、碩士及博士均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系,曾擔任AMD全球副總裁、地平線前10號員工等職務,并創立了AI芯片企業深鑒科技。
“通過這次投資,從輔助駕駛的客戶協同,到人才厚度的打造,再到產品的中、低、高階覆蓋,公司面向AI的能力將更加全面。”孟慶昕表示,整合后的“新鑒智”團隊約700人,將具備基于地平線與高通雙平臺的研發和量產能力,形成覆蓋智能駕駛“低—中—高階”的全棧軟硬件一體化產品布局。
此外,股權架構設計頗具深意,四維圖新作為第一大股東卻非控股股東。孟慶昕解釋,這是為了給“新鑒智”在未來的資本運作中留出足夠的靈活性。
多板塊發力業績拐點將至
盡管近年來四維圖新面臨業績壓力,但孟慶昕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在業務結構方面,四維圖新的營收結構目前呈現“三七開”格局——云、地圖、定位等傳統業務占七成,AI相關業務占三成。孟慶昕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基于AI的智駕和芯片等業務將占七成,傳統業務占三成。
對于585萬套智駕方案定點何時能轉化為規模化收入,孟慶昕表示,智駕業務交付周期長是行業特性,四維圖新已做好全面準備。
在毛利率提升方面,孟慶昕指出,行業早期處于一體化時代,偏硬件競爭,利潤有限,未來一定是靠軟件迭代、升級來提升毛利率。這意味著隨著智駕軟件功能的持續更新,四維圖新的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改善。
在芯片業務方面,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SoC與MCU累計出貨量已雙雙突破億顆大關,成為國內少數實現“雙破億”的汽車芯片企業。AC8015芯片已在前裝量產車型超百款,總出貨量達500萬套,出海比例超過50%。
對于行業競爭格局,孟慶昕判斷,在手訂單能達到幾百萬量級、且不造車的智駕廠商并不多,四維圖新的目標是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有媒體稱四維圖新拿到了“智駕領域最后一張船票”,孟慶昕表示,隨著行業整合加速,四維圖新有望憑借全棧能力和規模優勢脫穎而出。
思維軒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