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年 滬指盤中再登4000點
周二,大盤呈現強勢震蕩的走勢。時隔十年,上證綜指盤中再度登上4000點關口。受科技股沖高回落影響,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均收出較長上影線。28日,上證綜指下跌8.72點,跌幅為0.22%;深證成指下跌59.30點,跌幅為0.44%;創業板指下跌4.87點,跌幅為0.15%;科創50指數下跌12.48點,跌幅為0.84%。兩市28日共成交21479億元,較周一減少1922億元。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認為,上證綜指連續6個交易日收陽,但成交量未能有效放大,預計在4000點附近,多空或進行反復拉鋸。后市,投資者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繼續跟蹤元器件、地面兵裝、消費電子等板塊的動向。
滬指盤中突破4000點
周二,滬深A股早盤雙雙低開,上證綜指低開0.25%,深證成指低開0.58%。開盤后,隨著逢低買盤入場,股指震蕩回升。上證綜指盤中突破4000點關口,最高摸至4010.73點。記者注意到,這是自2015年8月18日之后,上證綜指首次突破4000點。午后,股指震蕩回落。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0.22%,報收3988.22點。深證成指下跌0.44%,報收13430.10點。兩市28日共成交21479億元,較周一減少近2000億元。
受到成交量減少的影響,個股28日跌多漲少。滬市方面,上漲的有984只,下跌的有1273只;深市方面,上漲的有1325只,下跌的有1483只。
板塊方面,林業、地面兵裝、家電零部件、玻璃玻纖等板塊領漲,貴金屬、工業金屬、能源金屬、風電設備等板塊走勢較弱。概念股中,海峽西岸、軍貿概念、風沙治理等板塊領漲,稀缺資源、黃金概念、鈷金屬等板塊走勢較弱。
值得注意的是,和前兩輪突破4000點行情相比,本輪行情“科技牛”的特征十分明顯。在大盤重心上移之后,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票興趣漸濃。高盛日前表示,中國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預計到2027年底,主要股指將上漲約30%。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日前稱,從全球投資人的總體配置來看,中國股票資產的倉位仍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從長期來看,全球投資人對中國資產的進一步增持將是大勢所趨。
福建板塊走強
在大盤強勢震蕩之際,福建板塊走高,海峽西岸概念整體上漲近3%。個股方面,海峽創新、合力泰、福建水泥、日上集團、漳州發展、海通發展、榕基軟件、平潭發展、南方路機等十余只股票漲停。
消息面上,新華社近日刊發鐘臺文署名文章《兩岸關系發展和統一利好》,文中提到:“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數十年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互利互補格局基本形成。尤其在2008年至2016年,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兩岸產業合作持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初步建立,兩岸貿易額不斷創下新高。臺灣獲得新的市場空間和綜合成本優勢,為其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平臺和動能,推動了島內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臺商臺企選擇在大陸發展,與大陸同胞一道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果和機遇。”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表示,海峽兩岸政策紅利通過制度創新、產業協同和市場激活,形成“政策—產業—資本”良性循環,推動福建企業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關注板塊輪動節奏
對于短期市場,業內人士預計,滬指在4000點附近,多空或進行反復拉鋸。后市,投資者在關注成交量變化的同時,可注意板塊輪動的節奏。
東興證券認為,人工智能行業當前處于政策、技術、需求三維共振階段,疊加“人工智能+”行動帶來自上而下的政策賦能及潛在資金支撐,國產芯片及云計算龍頭在業績上逐步驗證、大廠CapEx(資本性支出)持續投入推高行業發展確定性。人工智能行業景氣度仍有上行空間,其在科技投資領域的主線地位較難撼動。
第一上海證券看好AI應用驅動的算力需求持續高增長,海內外AI應用進入商業化的拐點時刻。國產算力端,預計2026年國產芯片將迎來放量。
華鑫證券一分析師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周二,滬指盤中一度突破4000點關口,不過投資者短線追高意愿不足,導致板塊熱點持續輪動。后市,投資者可繼續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板塊方面,可繼續跟蹤元器件、地面兵裝、消費電子等板塊的動向。”
記者 湯曉飛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