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化布局加速落地:粵海飼料安徽新廠開業,3.7萬噸訂單開啟華東市場新篇章
2025年10月,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1313)在安徽蕪湖迎來戰略關鍵節點——10月17日,旗下安徽粵海飼料有限公司(下稱“安徽粵海”)舉辦開業慶典暨招商會,現場斬獲37250噸訂料訂單;10月18日,安徽粵海“年產10萬噸水產飼料廠區工程項目”(上市募投項目)在蕪湖繁昌經濟開發區正式開業投產,標志著粵海飼料“浙江-江蘇-安徽”華東戰略三角布局全面落定。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粵海成立于2019年7月,是粵海飼料上市募投項目核心實施主體,項目總投資1.7億元(其中募集資金投資1.1億元),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產能配置上,新廠搭載2條時產10噸膨化料生產線、1條時產5噸對蝦料生產線,年產能超過10萬噸,投產后將躋身安徽規模領先的特種水產飼料企業行列;產品矩陣覆蓋“粵海”“海軒”雙品牌,包含對蝦料、鱸魚料、黃顙魚料等十余類核心產品,銷售網絡輻射華東、華中,可精準匹配安徽及周邊省份特種水產養殖多元化需求,300公里內本地化供應服務更能直接降低客戶采購與運輸成本。
技術與品控層面,安徽粵海依托集團“廣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水產動物飼料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兩大科研平臺,實現生產工藝與行業前沿標準同步。人員架構上,135名員工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超過25%,由唐濤博士領銜的核心技術團隊為產品創新保駕護航;生產端采用江蘇豐尚雙螺桿膨化機組、高時產蝦料制粒機等尖端設備,提升飼料水中穩定性與適口性,同時構建“供應商篩選-原料驗收-倉儲管理-成品檢測”全流程閉環品控,嚴格執行集團“四重保障”體系,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回溯10月17日的開業慶典暨招商會,粵海飼料集團董事長鄭石軒攜高管團隊,與江浙滬皖魯贛六省(市)430余名經銷商、養殖精英參會。會上,鄭石軒針對行業經濟下行、魚價低迷現狀,解讀粵海飼料“三高三低”技術戰略——以蛋白質氨基酸營養平衡為核心,通過工藝優化實現養殖生長提速10%、飼料系數下降10%、損耗減少50%,為經銷商與養殖戶提供“低成本高效運營”解決方案;集團副總裁兼安徽粵海總經理黎春昶則梳理華東市場優勢,明確新廠“高質、高價、高性價比”定位,聚焦高端特種料賽道,同步推行“全員營銷”、研發0.6膨化泥鰍料等新品,進一步夯實合作價值。

現場專項招商政策發布以及華為問界M7(價值30萬元)、華為Mate XT三折疊手機等重磅抽獎活動,持續點燃合作熱情,最終37250噸訂料訂單落地,印證市場對粵海品牌的認可。而10月18日的開業典禮上,黎春昶進一步明確新廠三大經營方向:一是攻堅高價值品類,針對安徽15萬噸容量的甲魚料市場制定專項計劃,主攻白蝦料華東重點養殖市場,目標2025年滿負荷運轉(產能2.5萬噸),年底前擬新增1條蝦料生產線;二是適配區域資源推廣高效養殖模式,結合安徽大水面特點推膨化料、功能性飼料,以數據驗證養殖效益;三是構建產業鏈服務,組建一線團隊提供技術方案,落地“粵海村”創富工程,整合全鏈條資源。

從區域價值來看,安徽漁業經濟總產值達1138億元,是華東水產養殖核心區,近年正從粗放養殖向集約化轉型,加州鱸、甲魚等特種品類規模擴大,且甲魚料正處于“粉轉膨”關鍵期,高端飼料需求缺口顯著。安徽粵海的投產,不僅能以本地化產能填補缺口,更能依托集團技術推動區域養殖標準化;對粵海飼料而言,新廠進一步完善華東三角布局,提升區域協同與市場覆蓋能力,為全國化產能網絡筑牢根基,鞏固其在特種水產飼料領域的行業地位。
粵海飼料董事長鄭石軒在開業典禮中強調:“安徽基地的開業投產,既是集團華東戰略的重要落子,也是全國化布局的加速信號,未來將持續以產能與技術雙賦能,實現企業與區域產業的雙向共贏。”
張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