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保險三季報業績高增長 “慢牛”行情下險企演繹“資負共振”
10月14日,新華保險(601336)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達299.86億元—341.22億元,同比增長45%—65%;扣非凈利潤289.98億元—331.41億元,同比增長40%—60%,超出市場預期。作為行業首份三季報預告,其業績高增不僅源于自身權益投資的布局,更折射出保險行業在資產端回暖與負債端轉型雙重驅動下的整體改善趨勢。
“慢牛”帶動權益投資業績兌現
對于業績的增長,新華保險稱,公司深化專業化、市場化、系統化改革,聚焦保險業務價值增長和品質提升,推進分紅險轉型,走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道路;積極優化資產配置結構,增配優質底倉資產,發揮保險資金“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優勢;前三季度中國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帶動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
根據Wind數據統計,從單季度業績來看,新華保險三季度歸母凈利潤預計為151.87億元—191.23億元,對應單季度增速為58%—101%。環比來看,新華保險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單季度增速分別為19%、45%,這也印證了投資端的彈性優勢。
2025年4月低點以來,A股走出“慢牛”行情,截至三季度末,滬深300指數累計上漲約20%,其中三季度單季上漲約18%,而2024年三季度單季上漲16%。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4年的震蕩行情,2025年以來,A股呈現溫和上漲態勢,且紅利和成長板塊輪番上漲帶動賺錢效應持續釋放。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2025年前三季度漲幅約35%,2024年前三季度漲幅僅為5%,這一數據變化表明權益類基金同樣貢獻了較好的投資業績。
從資產端來看,公司核心權益配置比例領先同業,彈性特征顯著。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投資資產為1.7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1%。配置結構上,公司股票占比為11.6%,較上年末增加0.5個百分點,與基金合計占比為18.6%。
行業有望
持續演繹“資負共振”邏輯
從行業層面來看,近期保險行業迎來多項政策利好。其中,健康險模式創新疊加非車險“報行合一”落地,進一步推動行業質量改善,優化中長期發展路徑。人身險方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近期發布《關于推動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監管評級良好的保險公司開展分紅型長期健康保險業務。相應政策意味著分紅型重疾險在暫停22年后將重回市場,為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和差異化競爭方面開辟新空間。
在當前預定利率不斷下調的背景下,分紅型健康險的“低保底+高浮動”特點有助于保險公司降低剛性兌付成本,緩解利差損壓力。同時,在IFRS17會計準則下,分紅型險種適用可變收費法(VFA),其負債準備金計量與底層資產表現直接掛鉤,能夠通過調整分紅水平同步變動形成自然對沖,使險企財務報表更趨穩定。
財險方面,10月10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非車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正式落地,新規自11月1日起實施。這是繼車險和人身險各渠道實施“報行合一”后,保險業費用監管政策的進一步拓展,標志著財產險業務全面納入手續費管理規范化監管。
2025年三季度,保險行業整體業績預計呈現“投資端顯著改善、負債端結構優化”的特征。權益市場回暖推動投資收益同比大增,成為利潤增長核心驅動力;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NBV)高速增長,疊加預定利率下調后的“炒停售”效應,負債端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民生證券表示,整體來看,宏觀經濟回暖有望推動長端利率回升,資本市場有望迎來反彈,保險板塊有望持續演繹“資負共振”,建議積極關注。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