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驅動鋰電池行業回暖
在政策支持、產業鏈價格企穩、需求回暖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周一,鋰電池板塊走強,從細分板塊來看,鋰電電解液板塊上漲超過7%,鋰電正極板塊上漲超過5%,動力電池、鋰電池等核心板塊上漲超過4%。個股方面,天賜材料、湘潭電化、佛塑科技、多氟多等多股漲停,贛鋒鋰業、尚太科技等細分龍頭漲幅超過7%,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頭部電池企業也出現4%以上的漲幅。
新能源產業支持政策密集落地
近期,國家及地方層面針對新能源產業的支持政策持續出臺,成為推動鋰電板塊情緒升溫的重要引擎。
在頂層設計上,《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其中2025—2026年免征額度分別為3萬元/輛、2萬元/輛,有效穩定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長期預期。
地方層面,多地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如廣東省提出2025年實現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全覆蓋,江蘇省明確2025年新建公共充電樁15萬臺,直接拉動下游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提升,間接刺激鋰電池需求。
政策紅利不僅體現在終端消費端,產業鏈上游也獲得針對性支持。工信部近期發布《關于推動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6年,鋰電池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同時,針對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的補貼政策落地,明確對符合標準的回收企業給予每噸2000元—5000元的補貼。
產業鏈價格企穩
歷經2023年以來的深度調整,鋰電產業鏈價格自2025年二季度起逐步企穩,顯著改善企業盈利預期。
以核心原材料碳酸鋰為例,價格從2024年底的10萬元/噸低點回升至9月29日的14萬元/噸。原材料價格企穩,一方面緩解了電池廠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推動中游材料企業庫存減值風險釋放,行業整體毛利率預期修復。產業鏈價格的良性回升,直接推動市場對中游制造企業三季度業績的樂觀預期。
下游應用場景全面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下游需求的持續回暖是鋰電板塊上漲的根本動力。新能源汽車領域,2025年1—8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850萬輛,同比增長25%,其中,中國市場銷量520萬輛,同比增長30%。此外,儲能領域成為需求增長新引擎。
國內“十四五”新型儲能規劃提出2025年累計裝機達60GW,目前進度已完成65%,下半年進入項目集中并網期,帶動儲能電池采購需求激增。此外,兩輪車、智能家居等小型動力電池需求保持穩定增長,1—8月,國內小型動力電池銷量同比增長12%,為行業需求提供補充支撐。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