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市成交不足2萬億元 縮量反彈下關注事件性機會
周三,大盤全天縮量反彈,滬指3800點失而復得,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均漲逾1%。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金額不足2萬億元,為近一個月新低。盤面上,AI硬件方向集體反彈,旅游等大消費板塊表現活躍,而前期大熱的新能源賽道多數下挫。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市場正經歷牛市途中較為典型的震蕩調整,打破僵局需關注兩點;板塊投資上建議關注近期市場事件性機會。
AI硬件方向集體反彈
在10日A股市場盤面上,AI硬件方向集體反彈,龍頭股工業富聯漲停;CPO方面,東山精密漲停,中際旭創、新易盛漲逾6%;覆銅板概念中,依頓電子漲停,勝宏科技漲超12%,再度強勢反包創歷史新高;算力及液冷方面,新炬網絡漲停,思泉新材20%漲停,英維克漲超7%;玻纖方面,中材科技大漲8.5%。
大消費題材表現活躍,體育、短劇、游戲、旅游等板塊均有表現。三江購物、粵傳媒連續兩個漲停板,金逸影視、天府文旅、凱撒旅業漲停,幸福藍海、金陵體育漲超9%,巨人網絡尾盤觸板再創階段新高。此外,衛星互聯網概念反復活躍,三維通信漲停,海格通信、中國聯通均漲逾5%。美迪西、畢得醫藥、皓元醫藥等CRO概念股均漲逾5%。
近期大熱的新能源賽道多數下挫,天宏鋰電跌逾9%,金銀河跌逾4%,瑞泰新材、萬潤新能跌超5%,億緯鋰能跌逾2%。光伏板塊同步下挫,上能電氣跌近10%,通威股份、錦浪科技跌逾4%。富恒新材、肇民科技、沃特股份、大洋生物等PEEK材料概念股紛紛下跌。
總體來看,10日A股漲跌互現,超2700只下跌,逾2400只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13%報3812.22點,深證成指上漲0.38%,創業板指上漲1.27%,科創50指數上漲1.09%。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合計為19781億元,較周二減少1404億元,為近一個月新低。
打破震蕩僵局需關注兩點
近期市場出現高位震蕩調整,東莞證券認為,從歸因來看,首先,A 股已連續五個月上行,市場賺錢效應累積后,部分浮盈盤存在兌現需求。其次,8月A 股在創業板和科創板龍頭的帶領下加速上行,資金對大盤成長的抱團加劇,波動在所難免。綜合來看,其認為市場的短期調整是情緒波動下的風險釋放過程,A 股持續向好的核心邏輯并未改變,市場仍大概率保持向上態勢,板塊上建議擇機關注新能源、TMT、創新藥和機械設備等板塊。
巨豐投顧分析認為,當前市場正經歷牛市途中較為典型的震蕩調整,而在牛市核心邏輯未發生根本改變的背景下,這一階段的震蕩仍可視為牛市進程中的洗盤整理。從當前市場出發,要打破這種僵持僵局,一方面,可重點留意美聯儲9月降息落地的實際影響,其對全球流動性與市場風險偏好的提振作用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也可密切關注近期受益多重政策刺激但尚未充分表現的券商板塊,作為“牛市旗手”,若該板塊后續能夠發力,或將成為帶動市場突破的重要引擎。
板塊配置上,平安證券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順應全球科技創新趨勢的AI 產業鏈,包括算力硬件和應用;二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且基本面有望改善的先進制造板塊,包括新能源、機器人、軍工、創新藥等;三是受益于內需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費結構轉型的新消費領域。
此外,業內一資深人士建議關注近期市場事件性機會,如周三漲停的工業富聯受益于蘋果新品的發布;寒武紀定增獲批,使其股價重新上漲;旅游等大消費板塊的大漲受益于“十一”假期的催化;衛星互聯網概念股反復活躍,則受益于行業利好消息的不斷釋放。
記者 陳慧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