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報透視: 上市券商百億元營收陣營擴容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Wind數據顯示,4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8.66億元,同比增長30.8%;凈利潤為1040.17億元,同比增長65.08%,行業復蘇態勢顯著。其中,營收超過百億元的上市券商從去年同期的6家增至10家。業內人士認為,頭部券商規模優勢穩固,中小券商彈性凸顯,財富管理、自營投資及并購重組成為業績增長的主要推手。
頭部陣營再擴容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交投活躍。Wind數據顯示,1至6月,日均成交額實現13902.09億元,同比實現61.14%的增長,其中,今年二季度日均成交額實現12625.66億元,同比實現51.99%的增長。中航證券認為,年初以來,權益市場整體呈現穩步向上態勢,市場交投活躍度顯著提升,成交額、兩融余額以及權益類產品發行規模等多項關鍵指標持續回暖,共同推動券商板塊進入估值修復通道,帶動券商業績增長。
2025年中報顯示,券商“百億俱樂部”再度擴容,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券商從去年同期的6家增至10家。具體來看,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國銀河、中金公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十大頭部券商的營業收入全部超過百億元,中信證券、國泰海通兩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均超過百億元。
從營業收入增長情況來看,頭部券商仍然保持優勢。其中,國聯民生(269%)、國泰海通(77.71%)、長江證券(64.79%)等券商營收增速超過50%,而浙商證券(-23.66%)、中原證券(-23.14%)等則出現下降。
從凈利潤數據來看,國泰海通以157.37億元歸母凈利潤超越中信證券(137.19億元)登頂,華泰證券(75.49億元)、中國銀河(64.88億元)緊隨其后。
需要提及的是,中小券商“黑馬”頻現。華西證券(1195.02%)、國聯民生(1185.19%)凈利潤增速超千倍,東北證券(225.89%)、華林證券(172.72%)等亦實現翻倍增長。
“上半年自營和經紀業務是券商業績增長的主要支柱。”中航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究員薄曉旭認為,“上市券商上半年業績整體表現超預期。頭部券商表現穩健,部分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跨越式增長的券商貢獻突出,還有一批業績彈性強勁的中小券商表現亮眼。”
關注綜合實力強的大型券商
在42家上市券商中,有37家券商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9家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實現了超過100%的大幅增長。另外,天風證券成功扭轉虧損局面,實現了歸母凈利潤的扭虧為盈,基本面的修復為行業整體盈利水平提升注入了增量。
“上市券商上半年整體業績實現‘雙增’。”華西證券分析師羅惠洲認為,“券商業務亮點頻現,多家券商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業務表現突出,客戶規模與資產管理能力穩步提升;投行業務方面,頭部券商差異化優勢凸顯;戰略方向上,多家券商錨定打造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方面,8月22日,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決定》,將制度名稱修改為《證券公司分類評價規定》。新規將“引導證券公司更好發揮功能作用,提升專業能力”寫入總則,更加突出加強券商發揮功能性作用導向。對此,山西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員李明陽表示:“新規更加體現‘扶優限劣’,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到質效提升,為中小券商差異化發展充分提供空間,合規經營穩健、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券商及具有特色化、差異化競爭優勢的中小券商將充分受益。”
投資策略上,薄曉旭認為:“目前,監管明確鼓勵行業內整合,在政策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下,并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建議關注國泰海通、國聯民生、浙商證券等,以及頭部券商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
3日,上海某私募人士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頭部券商憑借綜合實力強者恒強,中小券商通過并購重組與差異化策略實現突圍。建議關注三類標的:龍頭券商(中信證券、中金公司);高彈性標的(國聯民生、華西證券);低估值修復方向(華泰證券、國泰海通)。在市場交投活躍的背景下,證券行業有望持續受益于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增長,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