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內配:全球化布局加速? 中報營收凈利雙增長
8月26日晚間,中原內配(002448.SZ)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交出一份營收與凈利潤雙增長的答卷。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43億元,同比增長14.6%;歸母凈利潤2.34億元,同比大增32.03%。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亦實現2.15%的穩健增長。這一成績不僅延續了公司近年來的增長勢頭,更凸顯其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與多元化戰略成效。
氣缸套龍頭地位穩固,新興業務增速領跑
作為全球氣缸套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原內配的核心產品氣缸套上半年收入達10.4億元,占總營收的53.52%,延續了其“拳頭產品”的市場統治力。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制動鼓、活塞、軸瓦等產品的收入增速表現尤為突出,分別達到56.28%、38.19%和16.5%,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力軍。其中,制動鼓產品憑借雙金屬復合技術優勢,解決了傳統產品“開裂、掉頂”的行業痛點,已穩居中國重汽、一汽解放等頭部車企供應鏈;電控執行器則打破外資壟斷,進入蓋瑞特、博格華納等國際主流增壓器供應商體系,并獲奇瑞、長城、比亞迪等車企訂單。
市場分析指出,中原內配通過“內燃機核心零部件+新興業務”雙輪驅動,形成了多元化的產品矩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雙極板等五大氫能產業布局的推進,以及數據中心備用電源市場的拓展,為公司未來增長埋下伏筆。東興證券研報認為,公司傳統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新業務則有望打開第二增長曲線。
降本增效顯成效,費用管控優化盈利結構
除收入增長外,中原內配盈利能力的提升亦得益于成本與費用端的精細化管理。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毛利率達27.99%,連續三個季度環比增長,同比提升2.33%;ROE(凈資產收益率)為6.42%,同比增加1.29%,創近三年新高。公司表示,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進降本增效及其間費用控制,進一步釋放了利潤空間。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降至30.85%,較去年同期減少2.54%,現金流保持穩健。盡管存貨周轉率(1.62次)與行業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但總資產周轉率(0.33次)已實現連續三年提升,反映出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
全球化戰略再進階,泰國基地增資至5億元
中報顯示,在鞏固國內市場的基礎上,中原內配正加速推進全球化布局。2024年設立的泰國子公司飛德利特汽車零部件(泰國)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獲增資8452.18萬元,投資總額擬從3.5億元提升至5億元。
據了解,該基地位于羅勇府。中原內配相關人士介紹,本次增加的投資資金主要用于公司在泰國生產基地布局鋼活塞產品生產線等,未來將依托東南亞區位優勢與成本優勢,輻射全球客戶。
市場人士分析,中原內配泰國生產基地的落地,旨在深化與國際主流車企的合作,依托當地成本優勢、自身技術實力以及現有全球客戶資源,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推動公司從“制造商”向“全球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跨越。
未來“雙線并行”戰略錨定長期增長
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原內配提出“汽車發動機及車身零部件”與“氫能源動力系統及零部件”雙線并行的發展戰略——在傳統領域,公司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新能源車型中增程式與插混車型的需求增長,帶動了安徽公司乘用車缸套銷量的快速攀升;在氫能領域,公司已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條,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關鍵指標行業領先,并實現向宇通集團批量交付。
東興證券在研報中預測,中原內配2025年營收有望達37.6億元,歸母凈利潤或突破3.77億元,對應PE估值不足12倍,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隨著新產能釋放與海外市場拓展,公司市值成長空間或將進一步打開。
業內人士指出,中原內配2025年中報不僅展現了傳統業務的韌性,更凸顯了新興賽道的潛力。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背景下,公司通過技術升級、產能擴張與戰略協同,正穩步邁向全球汽車零部件龍頭的陣營。
龔斯軒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