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AI芯片迎“高光時刻” 寒武紀登頂半導體行業市值第一
8月22日,寒武紀(688256)股價強勢漲停,市值攀升至5201億元,超越中芯國際成為A股半導體行業新“市值一哥”。截至22日收盤,公司報收于1243.20元/股,漲幅為20%,全天成交額164.89億元。
盤面顯示,8月22日早盤,寒武紀快速拉升,股價日內先后突破1100元/股、1200元/股關口,并于14時35分封上漲停板,全天換手率為3.37%。Wind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34.59%,近30個交易日漲幅為124.41%。
龍虎榜數據顯示,寒武紀22日上榜營業部席位全天成交58.17億元,占當日總成交金額比例為35.28%。其中,買入金額為25.69億元,賣出金額為32.48億元,合計凈賣出6.78億元。
具體來看,機構席位買入2.83億元,賣出3.66億元,合計凈賣出8352.24萬元。此外,滬股通專用席位、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分別買入11.48億元、5.34億元;滬股通專用席位、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分別賣出12.86億元、8.05億元。
2025年初,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密集發布,掀起新一輪AI浪潮,顯著推高算力需求。在GPU受限、模型需求激增的背景下,算力基礎設施“國產化、自主化”建設迫在眉睫。
寒武紀作為少數具備云端AI芯片量產交付能力的廠商,已構建涵蓋芯片架構、訓練推理軟件平臺、整機系統的全棧方案,產品在互聯網、運營商、金融等多個重點行業中落地。
“美國持續收緊高性能AI芯片出口,限制A100、H800等型號,制約國內訓練與推理能力,但也為國產芯片提供替代窗口。寒武紀具備自研指令集與微架構能力,能繞開關鍵依賴,成為‘去美化’背景下的重要支撐。”浙商證券分析師童非表示,“盡管H20放開出口將短期加劇競爭,但從中長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線,政策與應用傾斜將持續利好本土廠商。行業出清有望加快,推動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出局,有助于公司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在政策支持、需求升級與客戶信任增強下,公司‘國產化’屬性正成為打開市場的關鍵標簽。”
投資策略上,華泰證券一資深投顧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寒武紀周五的‘20CM’漲停,是公司自身技術實力的兌現,也代表了資金看好國產AI芯片產業。短期需警惕情緒過熱,但中長期看,在‘自主可控’與‘AI浪潮’的驅動下,具備全棧能力的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