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矽電股份:探針臺設備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矽電股份(301629)主營半導體探針臺設備,用于IC、光電芯片、分立器件、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客戶覆蓋士蘭微、比亞迪半導體、燕東微、華天科技、三安光電、光迅科技、歌爾微等廠商。公司已成長為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探針臺設備龍頭,2023年,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探針臺設備領域市場份額達25.7%。公司業績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20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CAGR)分別達28.19%和29.40%。
探針臺是半導體三大核心測試設備之一,已確立長周期增長主航道,增長動能強勁。探針測試是半導體測試的關鍵技術,其運用貫穿整個半導體制造過程,是檢測芯片性能與缺陷,保證芯片測試準確性,提高芯片測試效率的關鍵技術。隨著半導體技術迭代帶動設備更新,以及國產替代進程持續深入,中國大陸探針臺設備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13年至2023年,中國大陸探針臺銷售額CAGR達22.28%。據SEMI預計,2025年中國大陸探針臺市場規模將達到4.59億美元。
在中國大陸探針臺設備市場,主要由國外廠商主導,國產設備替代空間巨大。受益于自主可控和國產替代戰略的實施,近年來,我國半導體設備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目前,以矽電股份為代表的國內龍頭已憑借突出的產品性價比、高效的服務響應、顯著的地緣成本優勢快速發展,獲得下游客戶認可,打破進口壟斷格局,構建起深厚的優勢壁壘,近年來設備進口替代趨勢逐步加強。
公司以技術創新驅動業務發展,依托核心技術構筑競爭壁壘,已實現國內領先地位,部分指標比肩國際。經過多年積累,公司已形成了較為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掌握了高精度快響應大行程精密步進技術、定位精度協同控制、探針卡自動對針技術、晶圓自動上下片技術、基于智能算法的機器視覺、電磁兼容性設計技術等探針測試核心技術。公司探針測試核心技術水平以及基于核心技術推出的探針臺產品綜合性能指標已達國內領先水平,主要產品探針測試設備已全面覆蓋4英寸到12英寸晶圓規格,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全自動超精密12英寸探針臺設備已實現產業化應用,主要應用于光電芯片領域的晶粒探針臺核心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同類設備水平。公司已構筑起一定的技術競爭壁壘,并通過在知識產權以及相關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布局,進一步維護自身競爭優勢。
公司積極開拓產品領域,打開第二增長曲線。為了增強公司的半導體測試設備領域的綜合競爭力,公司橫向拓展、積極布局分選機等業務。公司以探針測試技術為依托,基于多年半導體測試設備領域的技術積累,已成功研發并銷售了分選機、曝光機及AOI檢測設備等其他設備,為客戶提供多種設備產品。公司在大行程精密步進技術、定位精度協同控制等機械控制技術基礎上,開發了分選機;在定位精度協同控制基礎上,開發了曝光機;在光學識別技術基礎上,開發了AOI檢測設備。公司通過匹配客戶需求,對現有核心技術持續創新,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線,滿足下游客戶多種設備需求,推出的新產品獲得了客戶的批量訂單。
公司憑借地緣優勢與快速響應的售后服務,構筑差異化競爭優勢。從地緣優勢看,公司更加貼近中國大陸半導體生產市場。從售后響應看,公司堅持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及時高效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公司已積累起龐大的客戶群體并形成廣泛市場覆蓋,具有客戶端先發優勢,有望在國產替代進程中持續搶占市場先機,進一步鞏固其在境內探針臺設備領域的領先優勢。
招商證券表示,公司晶粒探針臺主要面向LED行業,公司產品技術實力領先于競爭對手,且在主要客戶中市場份額相對較高,預計未來收入伴隨LED行業技術升級而增長。公司未來主要增長動力預計來自面向半導體領域的晶圓探針臺,考慮到晶圓探針臺主要份額被日本廠商占據,國產化空間較大,同時公司產品持續迭代,偏高端產品有望在更多國內頭部客戶實現突破。公司積極布局分選機、AOI檢測機等多項新品,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預計公司2025年至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84億元、7.04億元、8.8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29億元、1.71億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投資評級。
記者 劉希瑋
(風險提示:本欄目旨在介紹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不構成投資建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