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季券商股業績全面爆發 機構提煉三大投資主線
A股進入2025年中報季,券商板塊以“業績牛”點燃市場熱情。目前,已有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中報業績預告,超九成券商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國聯民生、華西證券等中小券商更以超10倍增速領跑行業。券商認為,在政策支持、市場回暖與并購重組加速的共振下,券商板塊估值修復窗口將開啟,建議把握頭部券商、高彈性中小標的及金融科技三條主線。
頭部券商規模效應凸顯
作為頭部券商之一的國泰海通,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2.83億元至159.57億元,同比增長205%至218%;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69.12億元至73.96億元,同比增長52%至62%。
“公司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并海通證券,促進全面整合,提升核心能力,加快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邁進。”關于業績預增的主因,公司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財富管理、機構與交易等業務收入同比顯著增長。另外,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本次吸收合并產生的負商譽計入營業外收入。
另外,頭部券商如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最大變動幅度均在50%之上。
中小券商并購整合釋放彈性
可以看到,頭部券商依托全業務鏈優勢保持穩健增長,中小券商則通過并購重組(如國聯民生)實現業績躍升。
國聯民生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預增逾11倍,整合成效顯著。中報預告顯示,上半年,國聯民生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約為1183%;扣非凈利潤11.13億元,同比增長1345%。公司表示,業績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積極推動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強化證券投資、財富管理等業務協同效應,并順利完成與民生證券的整合工作。
據了解,公司董事長葛小波擁有豐富的金融行業經驗,曾在中信證券擔任多項高管職務。此次業績預增,反映出國聯民生證券戰略整合與業務拓展的顯著成效。
機構建議圍繞三條主線布局
2025年上半年,券商自營盤精準捕捉結構性機會,紅塔證券自營投資收益同比增長45%至55%。
在并購重組方面,券商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如國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證券、國聯證券整合民生證券。
東海證券分析師陶圣禹表示:“對于券商并購重組的未來發展,我們認為接下來監管與市場可能更關注現有券商‘1+1’整合后的業績成果,是否能夠提升經營效率、推動業務協同、加速創新升級,這些是檢驗券商并購成功與否的核心指標。若后續財報持續表明整合成果超預期,則有望加速推動并購節奏。”
7月以來,券商板塊49只成份股悉數上漲,中銀證券、中原證券等多次漲停。其中,國聯民生A股月內漲幅為10.34%,華西證券A股年內漲幅接近20%。
投資策略上,中泰證券分析師葛玉翔表示:“券商有望從業務和估值兩端充分受益于穩定幣催化。香港《穩定幣監管條例》將于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將于下周發布穩定幣發行人規則摘要。上海市國資委黨委于7月10日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開展學習。國泰君安國際、天風證券等中資券商在港升級虛擬資產交易牌照,打通‘交易—托管—衍生品發行’全鏈條服務。”
民生證券分析師張凱烽認為,近期上市券商陸續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總體業績保持較快增速,自營與兩融等業務規模擴張,也對證券公司資金端提出更高要求。市場交投活躍度持續提升,券商業績修復趨勢有望延續。建議關注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海通、銀河證券等。
“我的建議是要把握券商股的三條主線投資機會:一是優選綜合實力突出的頭部券商;二是布局彈性較高的中小券商;三是關注金融科技與穩定幣概念方向。”對此,上海某私募人士23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券商板塊的中報行情,是業績反轉的明證。在政策支持、市場回暖與并購重組共振下,券商股估值修復空間顯著。投資者可以借道行業ETF或精選個股,把握業績與估值雙升機遇。”記者 張曌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