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發現】中機認檢:車輛檢驗認證領航者增長動能充沛
中機認檢(301508)是中國機械總院控股子公司,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車輛領域檢測、認證的機構之一,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主營業務為汽車整車、軍用裝備、工程機械、特種設備、民航地面設備、零部件等產品檢測服務,并提供產品及體系認證等技術服務,具有獨立的研發、采購、銷售等業務體系,具備獨立面向市場的自主經營能力。近年來,公司業務效益穩健增長,2020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17.9%,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2.9%。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1億元,其中汽車整車類檢測收入3.6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43.69%;產品認證收入1.6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0.21%。
國內機動車檢測市場空間是巨大的。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53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8.90%,即約3140萬輛。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檢驗檢測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4276億元,汽車檢測市場僅是其中的構成部分。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6年我國汽車檢測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32億元。
公司累積起來的品牌公信力較強,市場認可度較高,其已在多個領域建立起了專業的檢測服務能力,逐漸完善發展為一個極具綜合性的認證、檢測服務平臺,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等多家協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及理事單位,是檢驗認證領域技術標準的重要制定者。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累計主持或參與制定221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擁有專利156項,軟件著作權235項。
“公信力+一站式能力+穩定客源”構筑競爭壁壘,存量業務效益穩定。公司是少數具備檢驗檢測、認證一體化能力的專業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擁有30余項資質,是國內檢測領域檢測范圍最廣的檢測認證機構之一,與多家國內大型知名企業具有近20年的合作歷史,合作客戶包括江淮集團、徐工集團、三一集團、中聯重科、中國重汽、東風集團等國內外知名廠商。
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機遇,以募投項目布局新能源檢測能力。公司建成了新能源三電及零部件實驗室、整車及發動機排放實驗室、電磁兼容實驗室、整車碰撞實驗室等,以自有資金建設車聯網信息安全實驗室并投入使用,可以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告、CCC、營運達標、環保信息公開等檢測業務以及企業委托的研發驗證業務;公司2024年取得國家認監委授權的M1類汽車產品CCC強制性產品認證指定實驗室授權。同時,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了多項技術研究,包括新能源汽車監控平臺、車載芯片與軟件檢測技術、電池拆解平臺研制等,相關項目已完成,提升了公司服務能力。德州基地建設基本完成,形成了新能源車輛整車及零部件檢驗的能力,新能源檢測業務占比攀升,成功拓展了比亞迪、奇瑞汽車、江鈴晶馬、吉利集團等多家乘用車領域客戶。2024年,公司汽車整車檢測檢驗營收同比增長22.2%,占公司總營收的43.7%,營收占比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
公司智能應急裝備檢測產業園建設正快速推進中,建成后將以低空飛行器檢測認證為主,并滿足車輛和裝備、工程機械、軟件芯片等領域試驗能力需求。此外,公司在新能源車輛認證檢測業務、車輛信息安全、城市軌道通信安全、民航地面設備無人駕駛等智能網聯業務、數據安全測試、測試母機等領域進行戰略投資,以碳排放、碳核查、碳足跡技術服務為抓手,強力推進綠色服務,布局中長期的主要增長點。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公司為國內領先車輛機械檢測企業,央企控股公信力強,客源穩定,拓展新能源車和低空檢測新業務,車輛機械檢驗驗證領航者增長動能充沛。預計2025年至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1億元、2.51億元、2.9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1.5%、25.0%、17.7%,對應EPS分別為0.89元、1.11元、1.31元,綜合PE和PB估值,給予公司2025年目標價37.42元/股。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記者 劉希瑋
(風險提示:本欄目旨在介紹相關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不構成投資建議。)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