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實現以“A+A”模式直供三星 珠海冠宇消費鋰電戰略縱深再獲推進
珠海冠宇(688772)在全球消費類電池市場的戰略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公司首次實現以“Cell+Pack(A+A)”供貨模式為三星電子供應高端智能手表電池,未來有望覆蓋更多品類的消費電子產品,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此外,公司前瞻布局的新型鋼殼量產線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打造消費鋰電全鏈條服務體系
資料顯示,三星電子業務版圖覆蓋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個前沿領域。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珠海冠宇已率先實現三星手表電池的規模化量產交付。
“該款電池憑借出色的續航能力、穩定的性能以及輕薄的設計,高度契合智能手表對電池的嚴苛要求,有望助力三星智能手表在續航和用戶體驗上實現新的突破。”珠海冠宇方面介紹道,“同時,公司也即將為三星量產交付耳機扣電,其在能量密度、充放電循環次數等關鍵指標上表現優異,將為三星耳機產品提供更持久穩定的電力支持。”
據悉,為響應客戶的一站式采購需求,珠海冠宇在PACK產品設計、制造技術等方面不斷突破創新。公司PACK產能實現階梯式增長,鋰離子電芯封裝自供率顯著提升,成功打造從電芯研發制造到模組集成交付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此次以“A+A”模式直供三星,意味著公司在模組設計的精密程度、制造工藝的可靠性等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準,顯著提升公司的整體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目前,雙方已就手機電池項目展開深度技術研討,圍繞快充方案優化、電池結構創新等方向進行前瞻性布局。
前瞻性視野布局鋼殼電池產線
事實上,珠海冠宇此次與三星電子達成的深度合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其技術實力不斷夯實的成果體現。面對市場高性能消費類電池的迭代需求,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不斷加大研發投入。
2024年10月,珠海冠宇披露公告稱,為滿足相關客戶的需求,公司擬投建鋼殼鋰電池生產擴建項目,利用現有廠房,購置高精度單面制片機、切疊一體機、鋼殼電池化成機等一系列先進鋼殼工藝生產、檢測設備,建設2條新型鋼殼量產線。此外,公司將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建設多條鋼殼項目。
珠海冠宇告訴本報記者:“相比軟包電池,鋼殼電池在形態設計上展現出更高的靈活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和優化利用設備內部的空間,尤其是更好利用邊角區域空間,這有助于提升電池的帶電量。此外,鋼殼材料相較于鋁塑膜提供了更堅固的物理防護,這特別利于需要頻繁拆裝電池的應用場景,增強了電池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再者,從環保角度來看,鋼殼電池擁有回收再利用率高的優勢,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據了解,蘋果手機已率先在其16 Pro機型上配置了鋼殼電池。根據某知名數碼博主的拆機視頻,拆開電池殼后可以看到,內部電芯基本填充整個空間,相比于軟包電池,空間利用率更高。數據顯示,雖然蘋果16 Pro搭載的鋼殼電池體積比采用軟包電池的16 Pro Max小了不少,但其能量密度卻達到了763Wh/L,較蘋果16 Pro Max的733Wh/L高出30Wh/L;較上代(蘋果15 Pro)的739Wh/L高出24Wh/L。與此同時,該款鋼殼電池還通過泄壓刻痕和泄壓閥的設計提升了整體安全性。
以技術為帆迎AI“東風”
作為消費鋰電的“隱形冠軍”,珠海冠宇的“朋友圈”囊括了蘋果、三星、惠普、聯想、戴爾、宏碁、微軟、亞馬遜、華為、榮耀、OPPO、小米、大疆等眾多消費電子知名品牌。
2024年,公司筆電類(含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3.28%;手機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7.93%;智能穿戴設備、消費級無人機、智能清潔電器、電動工具等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1.94%,銷量同比增長83.20%。
近年來,伴隨著多種AI開源模型的問世,傳統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廠商對本地大模型加大部署,AI眼鏡、AI手表、AI玩具等創新性的硬件載體不斷問世,市場也對終端產品的功耗、續航、散熱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在積極探索相關方案,提高電芯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的同時,也積極探索改變電芯形狀結構等,以此更加充分地利用筆記本電腦的空間結構,通過提升電池體積來提升電池帶電量,在這過程中申請了多項專利。”珠海冠宇向本報記者透露,“AI技術的應用新增消費需求,從而刺激銷量的提升,有望帶動公司電池出貨量增長。”
記者從珠海冠宇了解到,結合自研的高電壓鈷酸鋰正極和高克容量第二代硅碳負極,公司開發的消費類半固態電池產品能量密度已達850-900Wh/L,平臺送樣已通過客戶端驗證。此外,公司在高鎳三元、高電壓鈷酸鋰、富鋰錳基單晶正極、高克容量硅碳負極、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等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方面進行自主研發或與供應商合作開發,部分材料已具備量產能力;為滿足全固態電池對正極材料的特殊要求,公司已定向開發出高克容量(≧270mAh/g)富鋰錳基單晶正極材料,并實現了公斤級制備。該材料體系搭配金屬鋰負極,有望使未來動力類全固態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國海證券研報分析認為,AI加速落地手機和筆電端側,將對電池容量和功耗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加速電池容量升級進程,目前多款AI產品的電池容量已經提升,“硅碳負極+鋼殼”預計是主流方向。一方面AI手機和AIPC有望掀起一波換機潮,另一方面,電池容量的提升,將帶動電芯環節價值量提升,而包括AI眼鏡,TWS耳機等端側AI新品的持續面世,有望對電池環節提出更多要求,帶動均價提升。記者 朱蓉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