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增量改革“1+6”細則出爐 “試驗田”作用進一步加強
科創板再度迎來重大改革。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宣布,繼續充分發揮科創板示范效應,加力推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當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下稱《科創板意見》)。同日,為了落實《科創板意見》,上交所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征求意見稿)》《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預先審閱(征求意見稿)》,就上述2項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措施:“1+6”細則出爐
“1+6”政策精準定位“硬科技”發展。
“1”是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并且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于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以更精準地服務技術有突破、研發投入大、商業前景廣的優質科創企業,同時強化信息披露,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6”是在科創板推出六項改革措施,具體包括:(一)對于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將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入股達到一定年限、數量、比例等因素,作為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企業審核注冊時的參考,進一步健全市場化精準識別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二)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進一步提升證券交易所預溝通服務質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或符合其他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業可以在正式申報IPO前,申請證券交易所對申報文件開展預先審閱。相應的,預先審閱過程、結果不公開。完成預先審閱的科技型企業正式提交IPO申報,加快推進審核注冊程序。(三)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加大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支持力度。(四)支持在審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面向老股東開展增資擴股等活動。允許在審未盈利企業或其子公司基于持續研發等合理發展需求面向老股東開展股權融資,專款專用。建立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與保護機制。(五)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制。提升再融資便利度,優化戰略投資者認定標準。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吸收合并上市不滿3年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同時嚴格落實限售期相關監管要求。(六)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范圍,促進更多中長期資金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研究推出更多科創板ETF期權和期貨期權,為中長期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新“國九條”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作出部署要求。證監會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科技創新,已先后發布實施“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資本市場做好“五篇大文章”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科創板意見》旨在進一步增強科創板制度包容性、適應性。
看點:四大改革亮點值得關注
根據“1+6”細則,未來有四大亮點值得關注。
其一,第五套上市標準擴容。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僅對市值(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的研發進展等提出要求,開創了未盈利企業在A股上市的先河。但在實踐中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領域,現存20家企業有19家屬于生物醫藥制造業,1家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專注醫療器械)。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前沿行業利用第五套標準上市的路徑尚未明確。
《科創板意見》明確提出: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范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未來需要密切關注審核標準細則,或可參考港交所《上市規則》第18C章針對“特專科技公司”相關要求,根據商業化階段區分市值要求等。
其二,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具有三重優勢,但同時對監管審核把關能力、風險應對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優化上市流程、減輕發行負擔。企業可以提前獲得監管反饋意見,完善信息披露,避免公開審核時出現重大問題延誤發行。二是充分保護商業信息。減少戰略、商業信息等上市必備材料過早披露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競爭對手無法提前知曉并干擾,這對于維護科創企業的商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三是有利于維護市場穩定。減少了大量IPO信息對市場的擾動,避免了投資者過度反應。
其三,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往往具有較為豐富的投資經驗,對于企業的科創屬性和未來發展潛力具有一定專業判斷能力,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有助于更好識別優質科創企業。
其四,完善配套機制,加強投資者保護。為了配合科創成長層推出,主要從三個方面建立配套機制:一是明確公司進層、出層的標準,新老劃斷,避免對存量公司產生影響。二是在科創成長層股票簡稱后增加標識“U”,強化風險提示。三是要求科創成長層公司在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中披露未盈利情況及相關風險,提升信息披露質量。
影響:中長期資金有望加速入市
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此次,深化科創板改革將會產生什么影響?
“通過設置科創成長層、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以及創業板啟用第三套標準等措施,能夠讓更多具有發展潛力但尚未盈利的創新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擴大了資本市場的服務范圍。”申萬宏源非銀首席分析師羅鉆輝分析認為,改革舉措將有力地推動科技創新與資本的深度融合,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隨著改革的推進和市場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有望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參與科技創新企業的投資,以此推動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出臺《科創板意見》、設立科創成長層等是前期政策思路的延續和深化,有利于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有助于更好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此外,出臺《科創板意見》、設立科創成長層等政策有利于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更可控的‘試驗空間’,也有利于對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集中管理,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隨著改革的推進和市場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有望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參與科技創新企業的投資,以此推動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記者 劉揚
-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版權聲明:凡文章來源為“大眾證券報”的稿件,均為大眾證券報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大眾證券報”。
- 廣告/合作熱線:025-86256149
- 舉報/服務熱線:025-86256144
